“中美学术论坛”为中共中央党校与美国阿斯平研究所合作举办的非官方、非营利性、开放性、学术性的会议机制,以坦诚、包容、合作、互惠为宗旨,为中美智库、专家学者就中美关系及全球重要事务提供学术研讨和高端对话平台。
当前,中美关系发展处于关键时刻。6月 7日至 8日,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在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战略性、历史性会晤,为中美建设新型大国关系指明了方向。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历史性创举,需要两国各个方面共同为之作出艰苦努力。“中美学术论坛”作为两国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自然要勇于担当,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提供智力支持。
在中美两国元首成功会晤之际,在第五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即将开启之际,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间节点上,我们举行首次“中美学术论坛”,无疑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本次论坛将围绕“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个主题,就地区局势、安全挑战和跨国机遇、影响两国关系的国内政治因素、经济和贸易等方面的重要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这不仅将深化认识,加深了解,拓宽我们应对这些问题的思路,而且也会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发展打牢思想基础,注入思想动力。
中美分别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所具有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决定了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是对全球格局和全球性事务具有重要影响的特殊双边关系。中美关系能否持续健康稳定向前发展,不仅事关两国人民和两国的利益,而且对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也具有重大影响。借此机会,我想围绕如何落实两国元首共识,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谈些看法。
一、共同的利益和挑战,是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在动力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存和利益交融的程度前所未有,同时也面临层出不穷的各种挑战,任何国家都不能够独自应对,需要携手合作。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经济体,作为世界经济两大驱动力,中美两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交融和相互依存状态日益加深,从解决国际地区热点问题到应对各种全球性的挑战,从促进各自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到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中美两国都具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广阔的合作空间。
只有中美携起手来,才能有效应对和处理全球性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各自的利益和发展机会。中美也只有继续深化经贸、能源、环保、人文等传统领域的合作,寻求网络安全、全球治理等新领域的合作,就朝鲜半岛局势、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等国际、地区问题,以及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加强沟通协调,进一步拓展利益汇合点,进一步释放合作共赢的正能量,才能进一步放大中美关系中的积极因素,夯实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
二、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是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本质要求
尽管中美两国国情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对世界重大事务和地区热点难点问题的关注角度、立场也存在不同,但共同的利益和挑战决定中美只有和平相处,才能合作共赢,才能给两国和世界带来机遇,中美对抗只能给两国和世界带来损害,这就是“和则两利、斗则俱伤”。所以中国一直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坚持包容、互鉴、共赢。这也是中美两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和平共处意味着,中美必须学会相互尊重,尊重各自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各自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尊重各自表达意见和诉求的机会。中美必须相互包容。中美两国国情不同,不可能在所有问题上都意见一致,不可能在所有事情上都只有共同利益的一面。因此需要中美双方平等互谅,加强政策协调,照顾彼此利益关切,不把自身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转嫁给对方,实现共同发展和平衡发展。
中美通过和平共处、互相提供重要发展机会,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互利共赢,走出一条全新的大国关系之路,以造福于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三、妥善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是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关键
40多年前,中美两国领导人以战略家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实现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重新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中美关系4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为新时期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两国高层战略沟通,各领域的务实合作,以及各个层面、多种形式的交流机制,是推动中美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积极因素。
我们也得看到,中美关系面临着诸多结构性、长期性、复杂性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客观存在诸多分歧、摩擦、矛盾和问题。有的人还习惯于用国强必霸的思维定式和两强必争的零和心态看待中美关系,认为中国的崛起将从各方面影响美国的经济和安全利益,视中国为美国的区域性军事对手、全球性经济对手、全面性政治对手。这些都是影响中美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消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