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贡市富顺县李桥镇多位居民实名向96111反映:李桥镇镇政府制造假名单,从上级就业部门“骗领”公益性岗位工资。政府回应称,公益性岗位条件比较苛刻,全部按照这个条件办,用这一群人去把工资拿回来,发给了另外一群人。
公益性岗位是城市公共管理和涉及居民利益的非营利性的服务岗位,按说公益性岗位资金是政府扶持就业的专项资金,而部分政府工作人员却把歪脑筋动到了专项资金上。
之所以出现这种想象,笔者认为原因有四:一是上级监管缺失。作为直接负有监管责任的人社局、财政局、就业局,没有做到日常监管,甚至专项监查也没查出显而易见的问题。二是法纪意识淡薄。部分乡镇干部在视法纪为儿戏,随意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三是财政制度不合理。钱在上,事在下”让个别干部“顶风作案”,也实属无奈之举。四是基层财政不公开。财政信息不公开群众就无法了解资金的使用情况,更无从监督,暗箱操作易滋生腐败。
要想理清公益性岗位工资,一要建立健全完善、科学、长效的监督检查机制,严格财政监管,相关的责任单位要做到不定期抽查,定期专项检查;二要加强党员干部法纪的警示教育,严肃法纪,及时对违规人员进行问责,绝不姑息养奸;三要对基层财政支出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才能彻底杜绝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发生;四是财政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群众和媒体的监督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