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官正同志近期撰写的新著——《闲来笔潭》收录了吴官正同志离开领导岗位后创作的随笔、散文、杂记、小说、对谈等文学作品及部分画作。既有青少年时代的生动回忆、工作后的难忘经历以及退休后所思、所悟等写实之作。作为五十年代出生我,童年里,已是新中国,读着毛主席诗词语录长大,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充满期待,对美好的生活充满向往。那个时代尽管国家尚不富裕,人民生活还很落后,比起官正同志所处的旧社会已是好的多,至少在精神层面上是丰富的。生活上的相对落后也有感于书中“岁月难忘”所述,如入其境,读起来自然感到亲切,更能勾起童年的一些回忆。读着吴书记的《闲来笔潭》之“岁月难忘”篇,回想童年,情境相融使人感慨,对家乡的这位伟人肃然起敬,其著作或令人称奇,或怡人心智,或催人奋进……
吴官正将书取名为“闲来笔潭”,意为“写的东西像一个潭,一般不大,深浅也无标准”,读来我们感觉到内容不少,也很深,其中立志求学的艰难历程,为官处世的人生哲学更值得我们深思。《闲来笔潭》一书文字朴实无华,却真挚动人,书中饱含了作者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家乡的至真至深的质朴情感,书中饱含生命情怀、政治情怀和人文情,个性鲜明,读来令人振奋,益人心智。
“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感到无不生机勃勃,自由自在。”翻阅本书,我们能深刻感知到这一宏阔而深邃的心灵境界。
在“岁月难忘”篇中,作者对他的童年成长,从小学到研究生的求学之路的有着深刻的回忆,精彩的叙述。从中我们发现这是其不断突破艰难困顿又不断生机勃发的成长之路。作者从武汉到江西再到山东等地方从政经历,是一条艰辛而又不断成就传奇的从政之路,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传奇使作者对人生的感悟显得异常透彻。读起此文,触景生情,促人泪下,催人奋进!因为这一路的艰辛,让伟人领略到了生命的价值。所以他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推己及人。“民为贵,国乃大”已根植在官正同志的心灵深处。爱民、爱党、爱国是他老人家至死不渝的民族气节。人民幸福安康,祖国富强安宁是他的追求。为此,他在为政期间,他锐意改革,尊重规律,功绩卓著。《以活对活,以放对放》、《十下鄱阳湖》、《三请潘际峦》以行动诠释这一切。对母校,他情有独钟,他关心教育,关心孩子。离赣赴鲁不忘来母校看一看师生,那是一九九七年四月四日,他给母校题写“不知嫩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二00四年春节那天,已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的他百忙之中牵母校,来到母校的新校园,走到老师和学生们中间,看看他昔日的恩师,情真意切难以忘怀。2009年,官正、锦裳校友利用写书得来的稿费设立“昱鸿助学奖励基金”,资助家庭贫困的孩子,此恩此情,天地可表。
在“少长闲集”篇的对话叙述中,我们也看到了官正同志是怎样心系青少年,关心下一代。他领着身边的年轻人一起学习,相互敞开心扉、议论切磋,其热烈场景胜似一次次文化沙龙。彰显出我们当下一种难得而稀少的崇高精神追求。
热爱生命,还体现在对生态的爱护,“静思杂记”篇。作者自绘自画,不拘题材,鸟兽鱼虫,花木瓜果,山水人物,皆入其中。蚊子、毛虫、八哥、猴子;竹林、松树、牡丹、凌霄花等等,生动地描写出自然界的生生不息,赋予自然万物以自己感受到的独特人性,蕴涵着深沉的自然情结,更体现出一个政治家特有的自然主义情怀。去年有幸拜见他老人家时,他曾说到,这并不是他本来的兴趣爱好,在夫人的建议下算是有了个‘闲情逸趣’——画画。一百来天,他用铅笔画了一百多幅画。很多画里还配了诗文,吴官正同志说他的字写得不如夫人的好,其中诗文自己拟好后就大都请夫人帮助题写。两位老人一唱一和,趣味相投,相依相伴,此种情感让人羡慕。后来我还了解到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竟让一位中央美院的画家惊叹:“吴官正同志的天赋与勤奋也跃然于画上,令吾辈肃然!”
画中他借物拟情,或对破坏周边生态的行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警醒(如《梦里涂鸦》),或对从政者的不良职业操守有着锐利的揭露和批判(《良官赋》),或正面透显出加强生态保护,建我美丽家乡的强烈诉求(如《鹤舞》),或对祖国充满期许与自信(如《美丽梦》。
在“读书随感”篇中,已是七十多岁的长者,依然是那样孜孜不倦、以学为乐,在勤学勤思中不断充实和提升生命的高度与深度:从马列经典到当代自然科学,从古希腊文明著作到历史学、心理学和美学著作,作者广泛阅读、大量涉猎,并进行独特而深入的思考,抒以心得。其学习的态度、博学之精神、忧国忧民的思想足让吾辈感叹、感奋!其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志气与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
本书蕴涵着一份深刻的政治情怀。视野清新开阔、立意明静高远。虽是作者离开领导岗位后的闲来之作,但诸多篇目渗透着,丰厚政治阅历中自然生发出来的政治智慧;蕴涵着,体制机制革新和从政者个体的政治期望;表达了,现实政治基础上不断创新和超越的政治理想。这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有着深刻的思想启发意义。
本书充溢着一份独特的人文情怀,彰显出官正同志内心的真诚和对人的真正关注。全书情理交融,既是论理之作,娓娓讲述许多人生哲理和为政之道;又是寄情之作,透显出作者对父母、老师、对同事、同学,对所有帮助过他的人一份至真至深的情义。《退后的心态》一文,既在谈论政治,也在谈论人生,在反观与反思中尽显政治睿智与人生智慧,犀利而透彻。
读着这本书,耐人寻味,欲罢不能,读完这本书,我似乎能看到一朵充满生命气息和政治人文之美的精神之花,正在吐露其特有的芬芳,沁人心脾,怡人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