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87%。”近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当前国际人才竞争越发激烈,必须以更加灵活的政策和机制积极参与竞争。(据5月6日人民日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是党中央提出的战略决策。应当看到,在中央的领导下,各级各地均加强了人才工作力度,对于人才的培养、引进、评价和使用的各项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建设人才强国具备了初步基础和条件。但是也应当看到,高级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出国不回国的现象仍比较普遍,这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提出了新的挑战。纵观顶尖人才流失的原因不外乎有几条。一是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科研条件、生活环境、待遇保障等相对于国内要更好些;二是国外吸引高级人才的政策措施更优惠;三是用人环境相对更宽松,更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当然,少数人抱有崇洋媚外的思想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现代国际经济的竞争,说到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高级人才和顶尖人才的竞争。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面对我国顶尖人才流失居世界首位这个“世界第一”,我们必须警醒。
警示之一: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诚意,出台更有力的政策举措,吸引广大出国留学人员回国或为国服务。吸引出国留学人员回国或者为国服务,最根本的是要有科学合理的政策,要在制度层面上建立有利于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对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对高级人才要有高级待遇,对顶尖人才要有顶尖服务。要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重点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他们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激情。
警示之二:必须营造更好的创业环境和用人环境,让高级人才心情愉快地工作。毋庸讳言,现在某些地区、某些单位和某些领导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还不是很高,没有从思想上、情感上进而从工作上真正尊重人才、相信人才、依靠人才。有的把人才当招牌、当摆设、敬而远之、束之高阁,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有的对人才求全责备、横挑鼻子竖挑眼,不能激发工作热情。这些不仅会对现有人才的工作积极性造成打击,更会影响到即将回国或者准备回国的人才的思想,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警示之三:必须大力宣传并切实做到“四个尊重”,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要切实贯彻落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政治上关心人才,在工作上重用人才,在生活上关爱人才,竭尽全力为人才服务,为他们创造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这不仅是吸引在国外的高级人才回国的一条重要措施,也是对现有各级各类人才使用的一项基本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