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他的著作《实践论》一文中指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应当说,调查研究是领导者科学决策的前提和依据,毛主席提出要“亲口尝尝的梨子的滋味”,就是要求广大干部要走出“经验误区”,勤下基层、多搞调研,不能总“拍脑袋”,从而在深入调研了解实际情况下,达到既定目标,取得扎实实效。
应当看到,有些领导干部不愿下基层、也不善走访调研:有的满足于看材料、听汇报,坐在办公室关起门来做决策;有的人马未动,电话先行,兴师动众,前呼后拥;有的下基层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总是走“固定路线”,只看“样板”。这样不仅违背了调研活动的初衷,更与党的群众路线相背离。因此,广大干部在接地气、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中,要学会尝尝“梨子的滋味”,只有这样,方能化“被动”为“主动”,更好地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在基层一线走访调研中求得“真经”。
“行之以躬,动之以情”。领导干部要眼朝下看、脚往下走、劲往下使,深入农村,深入群众,善拉“庄户呱”,散发“泥土味”,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诚心诚意与群众面对面、交朋友,打好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为科学决策、解决问题提供基础。
“涉浅水者见鱼虾,入深水者见蛟龙”。广大领导干部要带着问题、带着责任,把身入基层、调研走访当成工作习惯和工作常态,使之制度化、经常化,通过“解剖麻雀”,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指导实践,使下基层调查研究真正出成果、见实效,在调查研究中要注意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实实在在的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从而真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使下基层取得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