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拆迁中张国强始终坚持的一条原则就是群众利益最大化,尽最大可能尊重群众意愿。
“玉树重建,市政道路先行。”经过3年重建,现在结古镇“四横十六纵”的城市主次干道全部实现通车,然而细心的人可以看到在胜利路与扎西科的一段路中间,本应平坦笔直的道路中间用三角形围栏围了起来,围栏里面有松树、柏树、丁香等四五十个树种。
原来这里曾是一座漂亮的四合院,院里苍松翠柏、鸟语花香。当时在拆迁现场老干部来西平静地对张国强说:“只要留下这些树,我别无所求。”这些树木不仅凝聚了来西家几代人的心血,更是玉树发展的历史见证,保护这些树木他义不容辞。接下来的日子,张国强和北京市政的负责人费时半个多月与州县林业部门联系,最终经过优化设计方案,这些树木牢牢扎根在了玉树的土地上。
拓展扎西科路段时,考虑到原规划占地过多,群众意见较大,张国强他们通过多次考察现场后向援建方建议:在工程允许的范围内,优化设计方案,尽量减少征地。经过双方的努力,援建方采取加高挡土墙、采挖山包等措施节省了宅基地,为规划的及时落地,创造了条件。
2010年10月,打通北环路的重任落在了张国强和拆迁小组的肩上,时间只有两个月。其中的一条道路需要在北部山区的居民区里硬生生打出,当1000多密如蜘蛛网的住户展现在张国强他们面前时,无人不倒吸一口冷气,就连北京援建指挥部的负责人也认为两个月内打通北环路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顶着10级大风和刺骨的冰雪,在土方作业的漫天灰尘里,张国强他们每天东家进西家出,一天下来,嘴巴、鼻孔、耳朵里全是黄土……做住户的工作,千方百计解决住户的实际困难。同年12月底,北环路宣告通车!奇迹就这样发生了。
援建人员忘不了,每天清晨六七点,当玉树还未从沉睡中苏醒,他们就奔驰在去“抢”张国强的路上,市政道路建设、居民住房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拆迁,离不开张国强,毫不夸张地说,玉树拆迁征地的工作有多重,张国强肩上的担子就有多重。“张主任就是一头老黄牛,什么时候有事都可以给他打电话,他是随叫随到。”在央企流传着这样的话。
在张国强的带领下,拆迁办的工作人员不分昼夜,不分节假日,不分休息日,倾尽全力投入到拆迁重建工作中。在这个特殊的环境和时间段上,这个特殊的群体,因为伤痛更加坚强,因为艰难更加团结,因为感恩更加奋进。忘我的工作,让拆迁征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至2012年5月,道路征地拆迁工作全面完成,大型项目落地,结古地区8448户的拆危清墟工作接近尾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