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时代先锋

担当——记玉树县拆迁征地领导小组组长张国强

2013年05月06日16:30   来源:青海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2010年8月,张国强自告奋勇挑起了玉树县拆迁征地领导小组组长这副重担。抗震救灾一结束,国家的重建规划出台,最棘手的工作摆在面前———拆迁征地。

“如果说灾后重建是一项硬任务,那拆迁征地就是硬中之硬。”在结古镇进行拆迁征地,犹如在刀刃上行走,而拆迁进度的快慢,将直接影响到重建规划的落地。这些,张国强内心比谁都清楚。然而,当玉树重建需要有人挺身而出时,张国强没有丝毫的犹豫。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张国强出生在称多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在玉树县工作了30多年的张国强深知,他即将面临此生最大的考验。随着拆迁征地的艰难推进,领导同事、亲朋好友眼中的那个人人敬重的好人,成了许多人恨得牙痒痒的“专管拆房子”的家伙。

每日他带领玉树县纪委书记、县人大副主任、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公安局长近200余人组成的拆迁队伍,奔波在拆迁一线,在整个玉树灾后重建的大军中,这是一支特殊的力量,既是冲锋在前的先锋队,又是攻艰克难的尖刀班。

“灾后重建、拆迁清墟须先行。”这是灾后重建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如果不能尽最大的努力、以最快的速度依法做好这项工作,灾后重建就难以顺利进行,群众还依然会留在帐篷里过冬、孩子们依然要在风沙中求学、病人们依然要在板房里求医问药……

在征地拆迁的过程中,先拆除的是领导干部的房屋,之后是普通干部的房屋,最后才是普通群众的房屋,但是,当拆迁这样的事落到每一个人的头上时,阻力依然难以想象。

张国强的一位亲戚的房产位于扎西大同片区,在依照法规对其房屋进行拆除时,这位亲戚对张国强吼道:真没想到你是来拆我房子的,你好意思拆,我还不好意思跟你闹呢!张国强的发小当周是结古镇某厂的负责人,因该厂影响到某大型商住楼的规划落地,需要拆除。在拆迁现场,当周指着张国强的鼻子狠狠地说:“我们从小一起长大,你竟这样绝情,难道你真的疯了?”面对这种局面,张国强和拆迁小组都秉持着一种信念:既然担当了拆迁征地工作的重任,就一定要有所付出,当崭新的玉树建成后,相信人们对他们的工作会有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

2011年、2013年,记者曾数次采访张国强,与张国强交往愈深,愈加感受到他的温和与沉静,然而在温和与沉静的背后,总能感受到在张国强内心蓄积着一股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凝结在他内心深处的浓浓的人情味,张国强深知许多群众一辈子的心血就凝结在这些住房里,房子不仅仅是他们的栖身之所,更是他们心灵的依托,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捧出一颗仁厚之心善待群众。正是凭借着这种宽厚的仁爱之心,张国强赢得了人们的理解和尊重。很多拆迁户从最初的坚决对抗到最后的自觉情愿,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一种感动。

胜利路住户才仁多吉曾是张国强的同事,地震导致他右臂致残、小儿子遇难,负债上百万元盖起的房子也全部倒塌,再加上智障的大儿子,这个家瞬间就被毁了。才仁多吉多次以土地征迁后无法偿还债务为由拒绝拆迁,当张国强来到才仁多吉搭建的帐篷前时,看到的是一个满脸憔悴、满心忧伤的面孔。两人四目相对,止不住泪水长流,经过一番长谈之后,才仁多吉说:“今天既然你亲自来了,我怎么也得把房子拆了,为重建腾出地方”!两双满含着理解与支持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60多岁的更确巴毛,在民主北路有一幢三层楼房,影响到市政规划。这房屋是老人一生的心血,拆除那天,老人提出在自家的房前照张相片,快门按下的一刹那,老人失声痛哭……在场的人没有不流泪的。这不是张国强在拆迁现场第一次流泪,有多少次他都被群众这种识大体、顾大局、舍小家、为大家的义举所感动。拆迁小组感谢每一个为重建做出贡献的人,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玉树的拆迁征地才能够顺利进行。

每到片区拆迁,张国强头一晚都彻夜难眠,从进场、拆除、到拉运,从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想起,生怕有丝毫的遗漏,一夜就这样辗转反侧。

2011年7月16日,州、县两级政府决定依法拆除在结古镇被称为黄金地段的胜利路,这里涉及了多家宾馆、商铺,征地拆迁难度之大、情况之复杂实属罕见,张国强他们事先几次勘查现场,分析预测种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制定出几套拆迁预案,同时还备好防护气垫、消防器材,清晨5点30分,当人们还在熟睡中时,拆迁小组就已经到了拆迁现场。许多群众经说服后都是顾全大局的,多好的群众啊,他时常被感动着。

(责编:程宏毅、常雪梅)


相关专题
· 致敬基层好干部
· 人物事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