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深耕”群众:省委书记下乡记

2013年04月25日10:53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听说姚长友晚年失聪,罗书记起初用手势与老人交流。

罗书记发现手势交流不够流畅,随即用笔在纸上与老人“交谈”。

“看”到省委书记的夸奖,姚长友谦逊地连连摇手。

罗志军与姚长友促膝交谈的新闻图片。记者 于先云摄(图片来源:新华日报)

“几年下来,最突出的感受是:来到群众中,感到特别踏实,领导干部应该下去,能够下去,下去以后大有益处”

颠覆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的惯例,从省委大院直接来到农户家中,住上几天,身边围绕的是群众而不是干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思考同喜忧……这是《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连续3年跟随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驻村调研、开展“三解三促”活动时所深切感受到的变化。

近几年,处在发展高位和矛盾高发交叉点上的东部经济大省江苏省,把联系群众的时代命题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11年开始,在全省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机关作风转变,在原来规定每年下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两个月的基础上,明确要求其中安排5~7天时间,到村镇、社区和基层单位进行驻点调研,住下来,扎下去,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了推动这项活动在面上开展,省委书记、省长带头驻村,开展调研,提供样本。

省委书记“当农民”

一般而言,一个村庄能够与省级领导干部结上缘,是不大容易的,因为通常调研不是到园区就是到城区,即便到村里,也是匆匆而过。而这3年中,泰州姜堰区沈高镇沈高村、宿迁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扬州高邮市八桥镇金港村的农民,不仅能够与省委书记罗志军面对面聊家常,而且还成为“邻居”。

省委书记到村里当起了“农民”,让这里的乡亲们既意外又欣喜。

罗志军坦言,在省里工作,公务缠身是常态,到村里住上几天,如不下决心是很难成行的,现在回头看,这样的决心下得值,村里是个大课堂,每次驻村蹲点都是受益匪浅。

基层如何“下”?观察罗志军这三次驻村调查,他彻底做到了不搞层层陪同、逐级汇报,而是带上两三位随员,走村入户,由村干部带路,连当地乡镇干部都不让靠近,市、县委书记只是在驻村结束时的座谈会上才能够碰面。

有这么一个细节,在第一年驻村调研时,当地负责人因为心里觉得实在过意不去,执意要见省委书记一面,而罗志军坚决地说,如果市委书记前来看望,他就中断驻村,选择别的地方,结果市委书记只好作罢。

领导干部身边围着什么样的人,事关作风和决策。“不像个大干部”,这是罗志军第一年驻村时,村民们脱口而出的直观印象。罗志军说,这句话在我听来既很欣慰,又有不安。“反思平时我们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每到一地层层陪同,领导干部被包围着,人虽然到了基层,但并没有真正走进群众、融入群众,就像‘葫芦掉到井里,看似沉下去了,其实还浮在水上’。这几次我是下了决心,要破一破那些个‘惯例’。”

实践证明,只要下决心,再难的“惯例”也能破。无论是刚刚结束的金港村驻点调研,还是前两次,村里来的“不速之客”不仅破了惯例,还立了新规——不走过场,不搞形式。正是因为去除了所有官样形式,彼此的心就能迅速靠近,感情融合也就像农村的清新空气那样自然。

驻村调研的几天间,调研者住农民家、吃农家饭,走访数十户农户,看望村里部分老党员,召开数个座谈会,参加农业生产劳动,还到镇信访室接待信访群众。罗志军说,回头想想,每次驻点都是当了一回村民,走了一圈亲戚,解剖了一个村子,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

找准民情“基点”方能有决策“高点”

机关离基层较远,因而在做决策时,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因情况不明、信息不全、调研不实而出现的偏差风险。江苏在“三解三促”活动中,非常强调“点”上调研对“面”上决策的作用。省委书记罗志军的三次驻村调研都是带着省委一个阶段的重点工作或即将召开的重要会议的议题而来的。

最近的金港村调研,正值省委决定召开苏中工作会前夕。苏中是在苏南和苏北之间的一个地理概念,包括扬州、泰州和南通三个地级市,这个区域与苏南隔着长江,但发展却有较大的差距。苏中发展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如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在这个区域怎么搞,如何统筹好土地流传与城镇化、农民集中居住的关系,等等。带着这些课题,微观调查就有了明确方向。

金港村地处易发生洪涝的里下河地区,全村有3110人,年人均纯收入12500元。据村支书颜金松介绍,全村集体收入23万元,负债90万元,属于典型的经济薄弱村。关于村里的负债问题,罗志军在调研中发现了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原因,即实事工程导致村集体负债累累。这个村在2007年时最高负债近300万元,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省、市、县每年都要搞实事工程,都需要配套资金,村里为了争取到上面的部分资金,就要举债筹措配套资金,如此往复债务就越滚越大。罗志军说,如果不是这次蹲点调研,还不掌握这个情况,他当即表示,以后一些实事工程上面要一竿子插到底,不能再层层配套加码。

在三次驻村调研中,同一个问题被反复提起,即未来谁种地?三个村的人口规模都在3000多人,都属于经济薄弱的农业村和外出务工人员输出大村,驻村期间接触到的村民多数在50岁以上,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这个局面意味着什么?在本次金港村的调研中,一位种粮大户给出了答案,他说,现在农村土地流转正在从“要我流转”向“我要流转”转变,大户规模种植,农民当工人就近劳动,土地流转收益保基本。而在去年的驻村调研中,曾被誉为“江苏土地改革第一村”的垫湖村正经历从过去的分土地向统分结合转变,全村1.1万亩耕地中,已流转6000亩。在反复比较和讨论中,罗志军认为,大户、农业能手、家庭农场等将逐渐成为种地的主体,这个趋势正在形成,各种政策应该引导、助推这个趋势的到来,但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薄弱村的一个共性问题是,集体经济来源少,据测算,一个3000人口的行政村一年的公共支出需要45万元,而调研的三个村都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因此,如何壮大集体收入,成为每次驻村调研的核心议题之一。“无工不富,但又不能走村村冒烟的老路”。在金港村,罗志军想起了他曾在其他地方调研时听到的办法,即县里集中开辟一个工业园区,给经济薄弱村盖好标准厂房,招商引资带来的财税收入归村里所有,以此来带动薄弱村收入增长。他把这个办法介绍给高邮市和金港村,请它们试一试。

罗志军说,我三次驻村调研,主要采取的是“两先两再”的方法,就是先扎下去了解实情,再提起来梳理问题,先聚焦于点上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再扩展到面上寻求一般的规律。这样,决策的立足点才更牢靠。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