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共产党干部就该和群众这样亲──一幅新闻照片背后的故事

2013年04月20日14:56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听说姚长友晚年失聪,罗书记起初用手势与老人交流。

罗书记发现手势交流不够流畅,随即用笔在纸上与老人“交谈”。

“看”到省委书记的夸奖,姚长友谦逊地连连摇手。

昨日本报刊用的罗志军与姚长友促膝交谈的新闻图片。记者 于先云摄

昨日,本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了省委书记罗志军在高邮市金港村驻点调研的通讯,同时刊发了一张罗志军书记与村民姚长友促膝交谈的新闻照片。这张照片见报并经各网站转载后,在读者和网民中产生了“轰动效应”。

一些读者和网友纷纷给本报编辑部和有关记者打来电话,称赞照片精彩、鲜活,把一个与基层百姓亲密无间的高级领导干部的形象展示在读者面前。西祠胡同网站“海安大观”讨论版一位名叫“海安剑客”的网友在跟帖中表示,希望罗书记“也能到海安来”。《南方周末》一位记者在看到本报记者“微信”上转发的照片后,认为“这张照片展示了中国官员的亲民形象,将成为中国政治影像的又一力作而广为流传”。当然,也有网民觉得难以置信,竟抛出这样的疑问:照片会不会是摆拍出来的?

究竟是一张什么样的照片会产生这么大的反响?画面上,罗志军与姚长友并肩而坐,姚长友伸出左手勾住罗志军的肩膀,对着罗志军在耳语,罗志军左手拿纸,右手握笔,认真倾听,脸露微笑,两人的表情生动自然。让读者和网民感动甚至感到不敢相信的,无疑是有着如此亲密动作的两个人身份上的巨大差异。为了满足读者的“好奇心”,记者就在这里写个长长的“图片说明”,讲一讲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这是11日上午11点多,罗志军书记在金港村的花木基地和鱼塘参加过劳动后,回到房东翟智平家。听到女婿家来了“贵客”,翟智平的岳父母姚长友老两口早早就来到女儿女婿家,等着看望罗书记。离吃午饭还有些时间,罗书记就拉过椅子,同老两口坐在洒满阳光的院子里聊起了家常。

姚长友年轻时当过村干部,现在虽然年逾八旬,但身子骨还很硬朗,只是听力不大好。看到两人语言交流不大流畅,罗志军就请人拿来纸和笔,手口并用地交谈起来。

“罗书记,您今年多大年龄?我看您可比电视上还要年轻!”“我61岁。你辛苦了,为全村做了贡献!过去苦,现在日子好了,要让后代生活得更好……”两人你说一句,我写一句,同时伴着许多肢体语言。说到动情开心处,两人不时哈哈大笑,姚长友更是一把搂住了罗志军的肩膀,亲密得就像相交多年的老朋友。

这样精彩生动的画面,自然逃不过敏感而富有经验的本报摄影部主任于先云的眼睛。在他们交谈的长时间里,于先云选准最佳角度,一直端着相机,半跪半蹲地守在一旁,不停地按下快门,这才有了见报的这张照片。

照片见报后,也在本报编辑部里引起了热烈议论:“这照片好,好就好在传神地反映了领导干部与老百姓水乳交融的融洽关系,让人看到我们党一度远去的好传统又回来了。”“这体现了干部与群众的‘零距离’,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共产党的干部,就该和老百姓这样亲!”

写到这里,记者真心希望,这样的场景今后能更多地出现,再也不会成为受到特别关注的“新闻”。(记者 顾雷鸣)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