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临时工一个接一个地出事,前仆后继地在“危机公关”中担责扛罪。有网友戏称:临时工觉悟高,有啥责任一肩挑;临时工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些被称为“临时工现象”。(据中新网)
这种“万能临时工”,我们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有的乱执法、有的造假货、有的干坏事。总之,只要剧情需要,临时工能扮演任何一个角色,可以任意的“复制”与“穿越”。一切真是临时工所为吗?答案不言而喻。屡屡中枪的临时工只是替人挡子弹的盾牌,盾牌所掩护的却是其它。
一是真正的涉事主体。前段时间,网络曝出辽宁西丰县委书记乘坐军牌豪车引起轩然大波,但当事人仅以“临时工所为”为由就推的一干二净。可是明眼人都知道,一个临时工司机胆敢私自套用假军牌去高档酒店消费?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是谁非,谁主谁次,大家心里都很敞亮。将责任推给临时工的伎俩,已成了一些涉事官员逃脱责任的惯用招式。然而,弃卒保帅之举,实如掩耳盗玲,怡笑大方。
二是散漫的工作作风。国家为了机构改革,出台了一系列的的方针政策,意为提高干部工作效率,改进工作作风。但在正式工精简与临时工壮大的此消彼涨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临时工“闹剧”在地方不断上演,这种“换汤不换药”的举措,实为作风散漫的具体表现,临时工自然也就成了尸位素餐者的“挡箭牌”。
三是存在的监管漏洞。监管本是治理“临时工现象”的“神兵利器”,落在有些部门手中,却变成了维护“同行”权益的“顺手工具”。一个简单明了的事情,有法可依,有据可查,若按正规程序,查清办实很是容易,但结果却总是出人意料,涉事者将皮球踢给临时工,监管部门顺势默许。如此明显的推诿偏袒,如何让人信服?这种公然的监管与权力合谋,暴露了监管体制的不健全。监管机构无人监管,漏洞频现,让别有用心者钻了空子。
不得不说,“临时工”是监管不力和滥权滋生的交会产物,是现代社会职权职责和选人用人的隐痛。只有从制度上彻底清查、彻底改变,对推逃权责的行径大举惩治,才能缓解“临时工”的尴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