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襄阳市樊城区“马上办”办公室引发网友热议。2011年,由湖北襄阳樊城区纪委牵头,将治庸办、纠风办、优化办等六办合一成立“马上办”办公室,让企业、居民遇见的难题能“马上就办”。(据3月31日《中国青年报》)
实际上,“马上办”并非樊城区独创。2011年2月,山东济宁市多个部门就成立了“马上就办”办公室,引发媒体和网民关注。广东东莞市、山东临沂市、湖北宜城市等也都成立过“马上办”。设立“马上办”是当地政府部门作秀,还是决心转作风促实干?是一种花哨的形式,还是承载着“为民服务”的实质内容?它到底能发挥多少实际作用?
设立“马上就办”办公室的初衷很好,这是政府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办事效率的一种尝试,一种创新。长期以来,一些机关干部作风飘浮懒散、效率低下的现象比较严重。“马上办”办公室的成立,其用意无非是想改变一下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状。而将治庸办、纠风办等办公室合并成立“马上办”,也是资源整合。
然而,一些单位并不是一门心思踏实办事,而是善于喊口号、摆花架子,一些花了心思的“创新”只不过是为了迎合上级口味和喜好,所谓的“创新”工程也不过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最终都是“昙花一现”。尽管“马上办”的初衷是为了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更好的为老百姓服务,即体现了政府创新工作方式,又改进工作作风,但是一茬又一茬的“马上办”亮剑,“光芒”耀几时?
政府工作效能是否能够真正提升,不在于成立了什么“马上办”还是“立刻办”的办公室,最关键的还是在于提升党员干部素质,转变党员干部作风。所以,仅仅有好的初衷还不行,仅仅有形式还靠不住。判断政府工作好坏的标准就是群众满不满意。群众满意与否,关键不是政府喊了多少口号,挂了多少牌子,而是看是不是真干事,干了多少事。
因此,比起把“马上办”挂在墙上,更重要的“百姓利益无小事”是要挂在心中,落在行动。只要各级政府部门能把“马上办”的精神和作风落实在行动中,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赞许;也只有这样,“马上办”亮剑,光芒才能闪耀长久,光芒才能照进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