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记者观察:巧用会展平台 促进城市发展

2013年03月27日08:3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拉斯韦加斯

名气带来人气

 驻美国记者  陈一鸣

有着“会展之都”美誉的拉斯韦加斯,是一座位于美国内华达州沙漠边缘的奇特城市。无论从哪个方向驱车驶入,都要经过一段杳无人烟的荒漠地带。但一进市区,见到的便是一派繁华。在蛮荒之地立足,拉斯韦加斯靠的是博彩起家、观光取胜,但会展经济真正让这座城市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拉斯韦加斯会展和观光局公关部经理海蒂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里目前有14.8万个酒店房间、近100万平方米的会议和展览场地,每年仅通过会展和观光局举办的会议或展览便超过2万个,吸引着400多万会议代表。今年1月举办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为拉斯韦加斯创造了2亿多美元的收入。

据海蒂介绍,上世纪50年代初,当地的社区领袖意识到,由于拉斯韦加斯坐落在炎热的沙漠地带,每到夏季游客便少得可怜,有的年份直到圣诞节才迎来旅游旺季,于是决心开拓一条全新的吸引外来消费之道。基于此,这里吹响了发展会议经济的号角。

拉斯韦加斯周围有胡佛水坝、科罗拉多峡谷以及一系列国家公园,再加上蜚声世界的博彩业、歌舞秀以及众多大酒店,推动会展经济的软、硬件条件比较成熟,所欠缺的就是建设一座富有特色的展会场所,并打响拉斯韦加斯的会展品牌。1955年,内华达州议会同意从拉斯韦加斯所在的克拉克县的酒店和汽车旅馆税款中拨出一部分,资助该县展销和娱乐部(也就是会展和观光局前身)建设会展中心。1959年,拉斯韦加斯会展中心正式对外开放,第一年就吸引到了8个会议,共有22519名来宾捧场。

当地官员认识到,要把会展经济这盆火烧旺,除了有个好场子,还得创出好牌子。1964年8月,拉斯韦加斯会展中心的“银色穹顶厅”迎来了当时蜚声全球的甲壳虫乐队;转年,这里又成为世界重量级拳击锦标赛的举办地,穆罕默德·阿里就是在这里击败了帕特森,成为世界拳王。这些吸引眼球的体育和娱乐活动,为拉斯韦加斯会展中心带来了惊人的曝光率和知名度,前来举办展会的客户越聚越多。到了1990年,会展中心进一步扩大了展览面积,标志着会展经济的翅膀已经硬了起来。50多年间,拉斯韦加斯见证了诸多展会的兴衰起伏,但城市的会展经济却能持久兴盛。比如在这里举办的计算机经销商博览会曾经是全美吸引来宾最多的年度展会,参观者曾达到20万人次。近年来,每年1月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已成为全美人气最旺的展会,约15万人次的参展商和访客带来滚滚财源。这类会议展览为拉斯韦加斯经济源源不断地注入动力。

悉尼

借力亚洲机遇

 驻澳大利亚记者  韩  超

悉尼的目标是抓住蓬勃发展的亚洲市场带来的重大机遇,用足城市优势,并将在原有会展设施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升级相关会展软硬件设施。

利用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的机遇,澳大利亚“靠山吃山”,一度造就了该国“矿业繁荣”。但随着亚洲国家对于资源产品需求趋缓,澳大利亚需要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澳大利亚政府意识到,亚洲国家民众对于服务业的需求由于本国经济的发展也将进一步增长,在2012年底发布了名为《亚洲世纪中的澳大利亚》白皮书,明确指出,澳大利亚发展服务业要借助亚洲经济的“东风”。

会展业不仅可以为本行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带动服务、交通、旅游、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效益。会展业作为一个展示城市的窗口,还将助推城市的全面发展。据悉,若将展览场馆的收益记作1,那么社会总收益则为9。澳大利亚不断加强本国会展业的发展,着力为悉尼打造“会展城市”名片。2000年悉尼奥运会,成为其会展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悉尼成为著名的会展城市,首先因为其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气候环境宜人,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发展强劲,人民包容友善……悉尼具备顶级会展城市的所有条件。”新南威尔士基建局新闻发言人辛迪·奥尔森对本报记者说。

对于会展业而言,优越的基础条件仅能决定发展的“下限”;而真正决定“上限”的是配套设施。悉尼因地制宜,将会展业与旅游资源、金融业等有效结合,用足了城市优势。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悉尼有效地避免了会展设施重复建设、功能单一的情况。例如,悉尼实现了奥运场馆的持续利用。

悉尼的会展从业人员拥有比较强的“专业性”,这不仅是所谓的“服务意识”,而且是在整个会展业中从日常服务到组织流程再到宣传公关等一系列的过程中,都体现出较高的专业性。政府平台的搭建也是悉尼会展业成功的重要一环。

去年底,悉尼国际会议、展览及娱乐中心地带项目的整体改造建设计划启动。根据规划,悉尼将在达令港原有会展设施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升级相关会展软硬件设施。1988年,借举行澳大利亚建国200周年庆典的机会,达令港完成了从工业港区到会展中心的改造,实现了澳大利亚最大规模的城市复兴计划,一跃成为澳大利亚乃至全球闻名的集会展、旅游和购物等于一体的多功能会展区域。

奥尔森告诉本报记者,现有设施升级完成后,悉尼的目标是抓住蓬勃发展的亚洲市场带来的重大机遇,“预计未来每年将至少带来2亿澳元(1澳元约合6.4元人民币)的经济收益”。据悉,此次达令港升级改造项目将历时3年,带来1600个工作岗位;建成后,则将提供4000个长期工作岗位。

上一页
(责编:杨丽娜(实习)、程宏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