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聚力实干共圆贵州“中国梦”

——贵州踏上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
2013年03月24日13:10   来源:贵州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幸福贵州民生为本

  坚持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把扶贫开发作为民生之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把教育作为民生之基,把社保作为民生之依,把稳定作为民生之盾,建设一个不含水分、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社会

  民生为本。同步小康,目的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省委书记赵克志说,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期待是我们责任担当的信心源泉,是我们认真履责的强大动力。夺取贵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贵州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要求我们必须始终树立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群众疾苦急于一切、群众呼声先于一切的理念,心系群众、践行宗旨,与群众心连心、“一块苦”、“一块干”,让群众有奔头、有想头、有盼头、有劲头。

  从实施“百乡千村”扶贫工程,到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从加快通村公路建设,到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从提前完成义务教育攻坚任务,到全面实施家庭救济困难学生资助新政策;从提前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省,到所有城市建立和实施廉租房制度;从全面实施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制度,到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从全面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到农村中小学校爱心营养午餐;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到启动扶贫生态移民工程……

  仅2012年,贵州的民生投入就逾660亿元,全面完成“十六件民生实事”年度任务。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其中扶持设立微型企业2万户,带动就业11.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3万人。投入18亿元启动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10万套,改造农村危房43万户。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405万学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4%和14.7%。

  “第一民生工程”是扶贫。

  全省农村贫困人口还有1019万人,占全省农村户籍人口的三成以上。贫困是我省小康建设最大短板。贵州以非凡的胆识和气魄,背水一战,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

  过去五年,坚持基础设施先行,贫困地区交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行政村基本通公路,乡镇基本通油路或水泥路;解决了14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00多万亩;农村电网网改率达到98%,实现了乡乡通宽带、行政村通电话;改造农村危房144万户……

  2012年, 贵州减贫140万人,5个重点县125个贫困乡“减贫摘帽”,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00元,增长17.9%。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753元,实际增幅达14.9%,连续3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2012年5月,贵州宣布正式启动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在9年内把200万贫困群众搬出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深山区、石山区和石漠化严重地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规模最大的移民工程。目前,首批180个安置点2.27万户10万人全部搬进新居。

  决战贫困,贵州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突出开发式扶贫,调整产业结构,十大扶贫产业呈现良好态势;创新激励机制,在全国率先出台“减贫摘帽”激励政策措施;创新金融扶持机制,引导金融资金、社会资金、地方财政资金、其他部门资金等多元投入;创新大扶贫机制,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合力攻坚。

  最直接的民生是教育。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贵州下决心:穷省也要办大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新增财力更多投向教育,力争从现在起经过两届政府的不懈努力,以农村特别是贫困、民族地区等重点区域和农民工子女等重点群体为关键,基本解决贵州教育问题。

  决心化作行动。2012年,我省教育经费投入达427.53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78%,远远高于国家规定的4%。

  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5个县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已使近417万农村学生从中受益。2013年秋季学期,这项计划将覆盖全省88个县(市、区、特区)。

  让更多的农村孩子完成学业,掌握一技之长。2012年底,省委省政府决定,削减省、市(州)、县三级行政开支的5%,从2013年起,在全省实施“9+3”义务教育及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

  最迫切的民生是就业。

  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创业促进就业,贵州把全民创业作为“第一富民举措”。从2012年起,各级政府计划每年投入10亿元专项资金,实施个人筹资10万元、政府补助5万元、银行贷款15万元、营业后返还15万元的“3个15万元”工程,大力发展微型企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让更多大中专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员有机会创业,同时孵化一批具有稳定成长前景的微型企业。

  住房、医疗是老百姓关切的民生。

  城镇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等一再提速。原计划在2016年完成的192.48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提前两年完成,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数度扩容。

  不断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加大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和力度,截至2012年底,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03%;从2013年1月起,城市低保月平均保障标准提高到342元以上,农村低保年平均保障标准提高到1799元以上。

努力缩小民族地区与全省的发展差距,贵州同步小康路上构建民族和谐。

  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放战略的政策机遇,贵州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各类资金项目投入力度。出台《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确保到2020年,民族地区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有重点、有特色、有载体,贵州抓住解决事关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实施《“十二五”民族事业发展十大推进计划》,涵盖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才培养和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四个方面,扶持推进500个少数民族贫困乡镇、500个特色民族文化村、民族特需商品定点企业和民族地区中小企业、民族教育、民族博物馆建设、民族古籍抢救……

(责编:李源、朱书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