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环保局最近有点忙。这边,一公司董事长出20万元让环保局长下河游泳,那边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瑞安飞云街道半河村的一条河因为污染严重,成了“蓝色多瑙河”。(据浙江在线2月19日讯)
“蓝色多瑙河”这一名字听上去很美,但读完新闻,我们从中感受到的却是对肆意排污企业的愤怒和对环境治理工作的诸多无奈,再无任何诗意和美丽可言。就事件本身来说,导致“蓝色多瑙河”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当地化工企业乳胶水泄漏,理应由该企业承担主要责任。但究其深层原因,这样一家没有获得环保部门审批的化工企业却得以在居民区长期存在,相关部门难辞其咎。
据新闻报道,目前瑞安市环保局已责令该公司停止生产,对该公司的生产设备进行查封,并将会联同瑞安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环保专家前往现场,对受污染河水进行商讨后续处置事宜。表面上看,污染事件已经得到了较为及时和有效的处理,堵住了污染的口子。但是,造成这类无执照、无审批的污染企业横行的执法口子又是否堵住了呢?对污染企业果断处理固然重要,但及时吸取教训,来一次全面的环保排查,彻底清除污染隐患才是避免“蓝色多瑙河”出现的关键。
从“蓝色多瑙河”的无奈调侃,到20万元邀环保局长游脏河的愤而行动;从雾霾重重下“厚德载雾”“自强不吸”的被动承受到主动减少烟花爆竹燃放的自发行动。广大群众对于良好环境的需求从未如此迫切,环境污染已经到了迫在眉梢,需用重典、重手段主动出击的非常时刻, 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够主动地承担起自身的执法责任,以更加完善的制度、更加主动的作为还群众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