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快转型 破“霾”伏

2013年01月24日08:39   来源:经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1月23日,刚现了几日蓝天,雾霾天气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卷土重来。雾霾迷城让A股市场掀起环保“风暴”,也让经济转型发展变得更为紧迫——

继21日、22日连续发布大雾蓝色预警后,中央气象台23日晨继续发布大雾蓝色预警。随着冷空气的到来,23日夜间起,东部地区雾霾天气将自北向南逐渐减弱或消散,中央气象台于23日18时解除大雾蓝色预警。预计这次雾霾天气将持续至24日凌晨。

近期我国出现的大范围雾霾天气带动A股市场环保概念板块震荡盘整,同时从一个侧面凸显出经济转型的紧迫性。中国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金南认为,我国发展进入环境与经济的平衡过程,要用环境保护倒逼机制重新布局调整产业结构。

调整能源结构

既要控制煤炭消费的总量,更需充分激发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潜力

大范围雾霾天气的“祸首”PM2.5与工业企业、发电站和供热厂的燃煤关系密切。

我国能源结构高度依赖煤炭消费。煤炭消费于2011年超过34.8亿吨,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例为68.8%,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与此同时,煤炭消费总量丝毫没有下降趋势,而是保持着近10%的年均增速。

要改变目前的严重空气污染,必须优化能源结构、控制煤炭使用。2012年底,我国正式发布《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确定了开展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思路。北京提出,到2015年,燃煤消费总量控制在2000万吨以下。

然而,给煤炭消费带上“镣铐”后,其他清洁能源的发展能否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能源结构调整,除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更需要清洁能源产业的大力发展。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在我国的能源消费中,天然气、水电、风电、核电4种能源方式加在一起,仅占全部能源消费比重的14.5%。

中国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金南认为,当前,应大力开发利用风能,推进浙江、山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加快发展海上与潮间带风电项目,推进辽宁及关中东部地区大力开发陆地风电项目;加快推动光伏发电协同发展,逐步形成规模效应;出台财税扶持与示范补贴政策尤为重要。

对从事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产业的企业来说,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中必然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谁能抓住,又如何抓住,仍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前行。

(责编:杨丽娜(实习)、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