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提高重点行业准入门槛
执行更为严格的节能准入标准,尤其发挥高能耗行业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标准、超前性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清洁生产标准作用,严把项目能耗排放的准入关
本报北京1月23日讯 记者刘瑾报道:近一段时间全国多地笼罩在雾霾天气下,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朱宏任表示,该现象再次向世人敲响了警钟,工信部已开始抓紧制修订大气污染重点行业准入条件,提高重点行业的准入门槛。
朱宏任表示,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像近期极端不利污染扩散的气候等客观因素之外,还有本地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等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因素,也包括周边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叠加的因素,工业在为经济和社会提供原材料和产品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
对此,朱宏任表示,2013年工信部将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快完善淘汰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切实采取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重点行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同时,提高重点行业的准入门槛,抓紧制修订大气污染重点行业准入条件,提高“两高”行业在能耗污染物排放方面的准入门槛,进一步完善重点行业准入公告管理制度,执行更为严格的节能准入标准,尤其发挥高能耗行业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标准、超前性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清洁生产标准作用,严把项目能耗排放的准入关。
针对钢铁、水泥、石化、有色等大气污染的重点行业,朱宏任表示,将加强行业关键共性清洁生产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示范和成熟先进技术的推广示范,加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粉尘等大气污染物的治理装备技术发展,满足国家环境保护对技术装备的需求。
让雾霾不再成为“美丽的忧伤”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本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题中应有之义
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伦敦烟雾事件,直接促使1956年英国洁净空气法案的通过,推动了英国环境保护的进程。可以预见,大范围雾霾天气持续,也将让21世纪的中国作出改变,深刻影响多个经济领域。
当然,因裹挟着PM2.5的雾霾,而带动股市环保板块大热;因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而促进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是一种“美丽的忧伤”。这样的“短期效应”我们并不希望再看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本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题中应有之义。我们绝不应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建设美丽中国是国家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不是矛盾体,相反,环境保护应当对经济发展的质量起到优化作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调整区域产业布局、改变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为汽车产业制定更严格的新标……必然使经济发展的速度受损,但从长远来看,将极大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的目的是通过发展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如果经济发展一定意味着环境污染,意味着人们一步步失去生存的美好家园,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就必须转变。
改善空气质量非一日之功,转方式、调结构刻不容缓!(记者 鲍晓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