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2013年01月24日10:22   来源:青海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科学发展答卷靓

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好中见快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884.5亿元,增长12.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9.7亿元,增长18.2%;总财力达到1260亿元,支出1188亿元,分别增长16%和22.8%;固定资产投资1920亿元,增长3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0亿元,增长16.1%;旅游总收入123.8亿元,增长3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66.3元,增长12.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364.4元,增长16.4%;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1%,涨幅回落3个百分点。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高于生产总值增速,扣除物价因素,实际收入增幅也创历史新高。我们在推动“两新”和“三区”建设上实现了良好开局。在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我们向全省人民承诺的八方面实事,现在可以宣布,已全部兑现。

综合经济实力增

五年来,生产总值翻了1.2番,年均增长12.9%;公共财政收入翻了1.5番,年均增长23.7%;总财力翻了1.9番,年均增长30.2%;固定资产投资翻了2番,年均增长30.5%。经济的快速跃升,为新青海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五年来,坚持高原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方向,一批农业科技园区兴起,新建日光节能温室及畜用暖棚是前五年的2.3倍,农村新型合作组织蓬勃发展,纯牧业村都建立了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农牧业技术装备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十大特色农牧产业体系不断壮大,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蔬菜自给率由57%提高到74%。以循环经济理念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盐湖化工、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度加大,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新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光伏电站和全国最大的锂材料生产基地,全省十大特色工业产业体系初具规模,新型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43.2%上升到47.5%。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翻了1.1番,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和旅游总收入均翻了1.4番,十大服务业产业体系加速形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3个百分点,预计达到46.4%,有效发挥了引领作用。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地勘投入为上个五年的7.7倍,矿产资源储量显著增加。

城乡面貌日日新

建成了一批事关青海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西宁、格尔木为枢纽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青南运输大通道全面提速。新增公路通车里程1.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225公里,是上个五年的5.7倍。开工建设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格敦铁路和德令哈、花土沟、果洛机场,西格铁路复线电气化工程、拉西瓦水电站、青藏联网等重大工程建成投运,大电网进玉树快速推进。水利设施累计投资155亿元,是上个五年的2.8倍,新建成一批重点水源、防洪减灾等水利设施,引大济湟等重大水利工程加快推进。实施“四区两带一线”发展战略,启动东部城市群和海西城乡一体化建设,培育发展县域经济,城镇化率提高7.4个百分点,达到47.4%,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实施新农村建设村级规划和“千村建设、百村示范”工程,狠抓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村容乡貌得到很大改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其他生态治理工程有序推进,治理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提前一年完成历史遗留铬渣处置任务,重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逐年提高。湟水沿岸730个排污口全部实现截污纳管,全流域水质达到国家控制标准。

改革开放步伐大

农牧区、国企、财税、社会事业等各项改革继续深化。省州县政府机构改革取得新进展。非公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3%,提高了5.7个百分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闯出了新路,金融改革创新亮点纷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文化体制改革主要任务基本完成,户籍制度改革成效明显,生态补偿机制初步建立,矿产资源勘探和配置改革促进了资源保障能力的提升,部分民生工程货币化改革拉动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五年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1155亿元,年均增长35.6%。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3.7%,中国驰名商标总数成倍增加。对口援助青海藏区的制度正式建立,并取得初步成效。环湖赛、青洽会、藏毯展、清食展等重大活动加速走向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对外交往日益密切。大美青海在开放发展中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玉树重建展新姿

玉树“4·14”强烈地震发生后,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夺取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创造了人类在高原高寒地区抗震救灾的奇迹。与此同时,波澜壮阔的灾后重建全面推进。目前,规划内建设项目的98%已开工,完工率为73%,累计完成投资380亿元。城乡居民住房建成40273套,完工率达96%,绝大多数居民入住新居。大部分公建项目竣工投运,基础设施特别是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根本改善,特色产业逐步恢复,生态保护有效推进,精神家园同步建设。我们基本完成了玉树恢复重建规划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新玉树已屹立在雪域高原上。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