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与新晋诺奖得主布莱恩·科比尔卡面对面——

走近科学家:一位真正的科学家

记者  赵永新

2013年01月18日08:2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父亲给他的影响是认真做事

为教会学生使用实验设备,他几乎花了一个下午

1955年5月,科比尔卡出生在明尼苏达州中部的小城利特尔福尔斯,父亲是面包师,母亲做蛋糕。

说起自己的父母,他心怀感激:“我想做什么,他们一直都很支持,从来不强迫我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虽然父与子的工作相去甚远,但父亲“认真做事”的精神让他终生受益。他的父亲开了个面包房,雇有10个面包师,他对他们都很友善。“更重要的是,他做事特别认真,喜欢亲力亲为,很少指手画脚。”科比尔卡说,“这对我后来做科研有很好的影响,哪怕是很小的事情,我尽量自己动手。”

他的实验室一般是8到10人,包括他本人和管理实验室的夫人。“最多的时候不超过10人。如果人太多,我就不能很好指导每一个人。”

“他几乎是事必躬亲,包括做同步辐射数据收集。”据清华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施一公介绍,做同步辐射实验中间不能停,常常需要连续48小时收集数据。“到现在为止,他还坚持和学生一起做。”

施一公告诉记者,去年国庆前的一天,他下班前去了一趟科比尔卡的实验室,看见他正半跪在地上,耐心地教学生怎样使用实验设备。“那个学生告诉我,为能使他熟练掌握,他几乎花了一个下午。”

一位好丈夫、好爸爸

为了陪孩子玩,他甚至会推掉一些学术会议

科比尔卡的“贤内助”田东山,是一位身材娇小、豁达干练的华裔女性。1973年,他考入明尼苏达大学德鲁斯分校,并与她相识。

“不,不,不是这样的。”当记者问起他俩是否“一见钟情”时,科比尔卡羞红了脸,低着头赶紧澄清。

在夫人眼里,他绝对是一位“好丈夫、好爸爸”。

田东山在读研的时候,学费很贵,有段时间经济上出现问题。“当时他刚好得了一笔做研究的奖学金。考虑到家里的困难,他对我说:我不要这笔奖学金了,还是回去做医生吧。我对他说:你不要犯傻,你热爱科研,当然要做科研了。你有这样的表示,我们就一定会渡过难关。”

田东山回忆说,“最难的时候,是他刚到斯坦福大学、有独立实验室的那几年。我在医学院很忙,孩子在读小学,他几乎承担了所有家务,包括每天接孩子。回想起来,当时我真的给他带来了很多压力,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

在她看来,他总是把家庭放在事业的前面。为了陪孩子玩,他甚至会推掉一些学术会议。“我劝他:你不要太傲慢了。他回答:我没那么重要,也许那些学术会议并不真的需要我。”

两个孩子小的时候,夫妇俩都会给他们做生日蛋糕:田东山负责烤蛋糕芯,科比尔卡负责做蛋糕上的装饰:恐龙、机器人、电话、小马驹……

他这门手艺是从妈妈那里学来的。“我妈妈是一位非常好的妈妈,她很支持我父亲和我的工作。我从她那里学会了怎么做蛋糕。”

“我现在比年轻时更用功了,因为孩子们大了,不再花费我太多时间。工作之余我更注意锻炼,跑步、骑自行车。” 科比尔卡说。他每晚都会看半个多小时的小说,特别喜欢有想象力、情节复杂的,“越复杂的越喜欢。”

“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经常是结合在一起的,难分彼此。”田东山说,“外出度假时我们也会谈工作,但并不觉得这是在工作。”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杨丽娜(实习)、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