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05日08:3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温暖的家
状元妻子与博士女儿
“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印在刘学军的名片上,很特别。几十年来,刘学军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默默诠释着这句千古名言的真谛。
在刘学军家里,推开大门,门背后有一个特别的伞架,上面密密地插着各种雨伞。“这把伞已使用了五六年时间,不知有多少人拿去用过,后来又都转到了自己手中。”刘学军说,他把名字和手机号码写在上面,就是为了方便借伞的人用过以后联系他,或者放到报亭之类的地方,他会顺道去把伞取回来。
雨天出门,刘学军总会带上几把雨伞,以方便有需要的老人、孕妇及带小孩的人使用。2010年7月的一天,下着大雨。刘学军把雨伞借给一位孕妇,并帮她拦了一辆出租回家。一周后,刘学军接到这个孕妇的丈夫赵先生打来的电话,约他当面致谢。第二天,刘学军在约定地点看到两箱整整100把崭新的雨伞和一封感谢信。此情此景,令刘学军无限感慨。
“爱能放大,爱能传递。”刘学军说,他帮助了100个人,如果每个人再去帮助10个、100个人,那么就会有千千万万个人汇成爱的洪流!
好人不孤单。
如今,刘学军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的女儿博士毕业,在新西兰一所大学任教。妻子从北京一所名牌高校硕士毕业,在一家大医院工作,曾是东北一个地区的理科高考状元,比他小20岁,而刘学军本人只有初中文化。
刘学军离过一次婚。第一次婚姻的破裂,就是因为前妻觉得他“败家”。就在那场大火之后,女儿只有一岁多时,前妻离他而去,将女儿留给了他。
在女儿的记忆里,“每个月老爸都会从退休金中拿出几百元捐献给希望工程。”她懂老爸的心思: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力所能及地帮助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刘学军的言传身教,让女儿在耳濡目染之间也深受影响。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女儿立即从国外打回电话,说:“老爸,我给您寄3 万块钱,帮帮受灾的人吧!”
几十年来,刘学军资助过很多学生,北大、清华等高校的大学生自发为他建博客,很多同学把他当做“精神导师”,多所高校的院系聘请他为“校外辅导员”。
刘学军的爱人英子,就是上大一时与“刘老师”认识的。英子为刘学军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也暗暗同情他的人生遭遇。“我嫁给你吧!”2005年,英子研究生毕业时,主动向刘学军表白了爱慕之情。虽然他们已经认识7年,但英子的决定还是让刘学军吃了一惊。神情恍惚中,只听这位纤细、秀美的临床医学硕士笑着说:“跟你在一起,我觉得踏实!”
上一页 |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