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05日08:3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感人的相见
救人不留名,26年的追寻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的一个早晨。从四川来京务工的涂会琼随手打开北京电视台的一档节目,画面上一位奥运环保志愿者正向小朋友宣传环保知识。
“就是他呀!”涂会琼惊喜异常,这不正是6年前跳进河里,把自己和孩子救上岸的恩人吗?
“恩人”正是刘学军。
2002年7月的一个傍晚,涂会琼带着两岁的儿子在圆明园东路昆玉河边散步。习习晚风中,儿子开心地跑来跑去,一不小心,从堤岸滚落到河里。涂会琼不顾一切地跳进水里。她不会游泳,河水大口大口地灌进她的口里,她不顾一切地呼喊着。孩子挣扎的小手在水中时隐时现。
在她绝望的时刻,身后“扑通”一声,有人也跳入水中。她只觉有一股力量在向她和孩子游来。“有救了!”昏沉挣扎中的涂会琼心头掠过巨大的惊喜。很快,那人先把孩子托出水面,接着又把她推向岸边。上岸后,她问对方姓名,那人抹一把额头上的血迹,喘了口气说:“我是谁不重要,快带孩子到医院吧。”
匆匆一别,此后6年,涂会琼从未放弃寻找恩人。涂会琼盯着电视画面上这热情的笑脸、率真的眼神,“一定是他!”在北京电视台记者的帮助下,涂会琼终于找到了当年的救命恩人。
2008年3月14日,北京晨报头版报道了这感人的一幕。正是这篇报道,触动另一位北京市民时隔26年的记忆!
当天下班时,王芳买了一份报纸,带回家给母亲看。唐淑琴老人看着报纸,盯着照片出神。“这人看起来咋恁眼熟哩!”唐淑琴老人喃喃细语:“二丫,莫不成他就是26年前救过你的那个好心人?”
时光倒流。1982年7月的一天,刘学军因救火负伤,出院不久。他拄着双拐,准备去清河医院换药,途中突然下起大雨。他到路边一个场院避雨,只听屋里传来一个孩子凄厉的哭声。走过去看时,发现一个母亲正抱着两岁左右的孩子,六神无主。刘学军忙问怎么回事,这位母亲说,孩子误喝了堆放在地上的农药。
这孩子就是王芳。
见此情景,刘学军没多想,抱起幼儿就向雨中冲去。因为腿脚不便,几次都摔倒在地上,他用手撑地,护紧孩子,手和膝盖都磨破了,硬是在雨中连滚带爬地赶到两公里外的清河医院。医生说治不了,要转院。他又抱起孩子,到路边拦了一辆公交车。司乘人员破例改变线路,把他们送到了海淀医院。经过紧张的灌肠洗胃,小王芳终于被抢救过来。当她母亲赶到医院时,刘学军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上一页 |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