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商 旸
2012年12月10日08:5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失地农民如何无忧
确保有房住、有班上,增加财产性收入
53岁的王申玲马上就要搬进位于民权县产业聚集区周边的南华社区。在产业聚集区内的工厂上班,又要住在居民社区内,王申玲觉得自己越来越不像个农民。
南华社区是商丘市规划建设的100个新兴农村社区之一,安置了因产业聚集区建设失去土地的近1.3万农民。
王申玲是通过房屋置换的方式,在南华社区得到的住房。去年因产业聚集区内的道路扩建,王申玲位于城关镇耿家村的房屋被拆迁。经过丈量测算,王申玲家宅基地上的房屋,主房按照1∶1面积比例、厨房等配房按照1∶0.6的面积比例,合计置换安置房155.208平方米。按照南华社区房屋的户型种类,王申玲可以获得两套住房。此外,王申玲家被征收的宅基地则按照土地面积给予了货币补偿。
同样即将住进南华社区的张玉敏则表现出了一些担忧。
张玉敏家的宅基地上盖起了两层小楼,房屋面积超过250平方米,按照目前南华社区房屋每平方米1050元左右的价格,张玉敏家置换的房屋在价值上与原有住房的价值接近,张玉敏主要担忧宅基地没了会不会影响将来。
群众的担忧,便是政府的考虑。记者从民权县了解到,政府除了给这些新兴农村社区配建幼儿园、九年制学校、社区医院和老年中心等生活设施外,还制定了村民拆迁安置“7个1”政策,即为每户被征地农民在新型农村社区安置一套居住用房、安排一个公益性就业岗位、协调企业安排一名产业工人、培训一名技术工人、符合条件的农户分配一间商业门面房、符合条件的家庭成员办理一份低保、符合条件的家庭成员在新农保缴费中给予补贴。
通过这些政策,力争使群众短期生活水平不下降,长远生计不受影响,有条件的通过租赁、经营等手段,逐步增加财产性收入。
去年,王申玲在当地政府的安置下,到附近一家制冷企业中做起了保洁,一个月收入有1400元左右。
“现在就盼着企业效益能好,能安安稳稳地工作。”王申玲搓了搓双手,说道。
置换给农民的房子能否拥有产权,可以像城里人的房子一样抵押、买卖,随房价上升而增值?记者了解到,商丘市将在法律法规的严格规定内,做进一步的探索。
上一页 |
相关专题 |
·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