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十八大·一线探落实

民生调查特别策划:探访商丘农民怎样增收

记者  商 旸

2012年12月10日08:5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进厂务工是否稳定

建支柱产业聚集区,让农民打工不离家

上千辆电动车密密麻麻地停放在河南香雪海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南侧的车棚内。

从2011年3月1日到今年冬天,每一个早晨,车间工段长王建平都会骑上电动车离开家到工厂上班,只用12分钟。

而7年前,当他走出家乡河南省民权县城关镇大陈庄,成为浙江慈溪市香雪海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流水线上的一名工人时,从家里到公司,却需要整整12个小时。

“那时候坐长途卧铺车一年要往返河南和浙江之间四五趟,每趟就得花销600多元。”王建平说。夫妻二人在浙江一月的打工收入有5000元左右,其中一半左右都花在房租、餐费和其他生活费用上。

事情在两年前发生了变化。随着东南沿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2010年年底,王建平所在的香雪海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把厂区整体搬迁到了民权县产业聚集区内,夫妻二人回到了家乡。

“现在在家门口上班,省掉了往返的路费和生活费用,即使工资还跟在浙江一样,实际到手的钱也增加了不少。”王建平说,“我的很多工友都回来了。”

跟王建平一样,43岁的城关镇屈庄村村民赵青丽也在民权县产业聚集区内找到了工作;4年前,赵青丽成为民权龙邑葡萄酒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人,现在拿着一个月2000元左右的工资。

由于产业聚集区的不断扩建,赵青丽家的土地全被征用,不过她好像并没有对此表示忧虑。

“小家小户种地收入太少,到工厂上班拿固定工资,工作也挺稳定,收入反而有保障。”赵青丽说。

工资已经成为王建平和赵青丽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而这一变化是与商丘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的趋势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数据显示,商丘近年来大量劳动力被从土地中转移出来。根据商丘市农业局的统计,201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230万,近3年新增农村务工人员8万余人。

近年,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商丘当地工业发展一再提速,而政府推动工业化的具体措施就是强力建设产业聚集区。

目前,商丘全市已建成 11个产业集聚区,累计投资千亿元以上,入驻企业1096家,吸纳就业人员30多万人。

其中有15万人,跟王建平和赵青丽一样,都是就近就业的农民。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杨丽娜(实习)、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