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

贵州毕节试验区24年践行“三大主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2年12月02日17:07   来源:贵州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绝境求生:探索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之路,破解“森林——耕地——裸岩”逆向演替的世界性难题,毕节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铿锵前行

  清清的流水,绿色的山峦,掩映林中的黔西北民居,装扮了大山深处的赫章县海雀村。

  谁会想到,这个2011年人均纯收入达4680元,森林覆盖率超过70%,有价值数千万元“绿色存款”的小山村,24年前农民人均纯收入仅33元。

  年逾古稀的原村支书文朝荣回忆,24年前,这里的森林覆盖率不到5%,满眼荒山秃岭。“土地越种越薄,石头越长越高,庄稼越长越矮。”

  地处乌蒙山区的毕节,横跨乌江、珠江两大流域,是两江上游的生态屏障。这里岩溶地貌突出,生态极为脆弱,极易造成水土流失。上世纪八十年代,面对人多地少的矛盾,人们把刀斧举向山头——开荒开到山顶,种地种到天边。

  因穷而毁林,林毁人更穷。经济贫困导致生态恶化,生态恶化又加剧经济贫困,而人口膨胀又加剧了这一恶性循环。

  毕节市观音桥办事处思源村,“杨八郎”的名字家喻户晓。因生了8个儿子,他的真实名字已少有人知晓。像“杨八郎”一样儿多家贫的人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毕节不是个别现象。

  统计显示,1987年以前,毕节的年均土地侵蚀量达9000万吨,相当于每年毁掉50万亩20厘米厚的活土层。1987年,全区森林覆盖率仅8.53%,石漠化面积达981.1万亩;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218人,分别比贵州和全国平均水平多34人和94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184元,人均粮食不足200公斤,贫困人口高达345万,每年需调进1.5亿公斤救济粮。

  困境求生,路在何方?

  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上世纪中后期,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对全球日益突出的贫困、生态、人口问题开始投以关注的目光。喀斯特地区“森林——耕地——裸岩”的逆向演替,成了亟待攻克的“生态癌症”。

  面对严峻的现实,从1985年初到1988年上半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多次深入毕节贫困乡村调研、组织专家反复论证,报请国务院研究批复同意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1989年1月,贵州省委经研究决定,在“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两大主题的基础上再增加“人口控制”,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确立。

  乌蒙山区,发展将更好,山水将更美,人民将更富裕。

(责编:方蕊娟、谢磊)


相关专题
· 学习与实践——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