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公办校不再办班 社会办班收费畸高

上海:团组织领办高质量暑托班成了“涨停板”

2014年08月15日15:11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上海:团组织领办高质量暑托班成了“涨停板”

现状:小学生暑假去处少而且“无聊”

与幼儿园孩子相比,小学生们暑假去处不仅更少,且显得更“无聊”。就在7月底,福建省晋江市西滨镇的六年级小学生小军(化名)因不堪所谓“暑期班”重负,选择离家出走。今年暑假,他的父母给他报名参加了书画、语文、数学、英语4个“暑期班”。

二年级小学生家长戴莉霞告诉记者,暑假期间,小学生们“无处可去”,很多人就会在家看电视、玩电脑游戏,家长们为孩子报班实属无奈之举,“总不能让他玩游戏浪费时间吧?”

由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明令小学不允许办“课外班”,所有小学暑假期间均不开班,小学生们的暑期比幼儿园孩子更“惨”一些。他们没法去学校上暑托班,只能以“跑场”、“走班”的形式在青少年活动中心、民办教育机构、私人办班之间往返。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辛苦,负责接送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辛苦,负责出钱、排队报名的家长也辛苦万分。此前,北京市少年宫就在寒假期间爆出“大门被挤成麻花”的新闻,家长们凌晨4点排号就已经排到400号。

在上海,各家青少年活动中心暑期也是人满为患。这种“公办的”、价格适中的课外培训资源成为家长们的“首选”。但一家颇为热门的青少年宫宣传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从8月份开始就“不开班了”,“每年寒暑假人都很多,公办少年宫是紧俏资源”。

社区暑托班或是解决问题的“良方”

耶鲁大学儿童研究中心讲师维吉尼亚·希勒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美国孩子的暑假大多在社区和当地中学、大学办的夏令营中度过。社区内有公园、游乐场、游泳池、图书馆、书店等,这些地方全都免费向孩子们开放;附近中学、大学每年都会办夏令营,主题一般集中在体育、音乐、艺术、宗教、科学等领域,按周收费,便宜的几十美元一周,贵的一两百美元一周。

而在上海,记者注意到,除今年暑假刚刚开始崛起的、由上海团组织牵头主办的“爱心暑托班”项目外,“社区看护”在小学生暑假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仍十分有限,更多的“看护”功能被以“市场化”的方式抛给了社会;至于夏令营,公办学校一般不会开办,私立学校和社会上的教育机构却办得不少,能不能参加,就要看家长“实力”了。

一家沪上较知名的教育机构,今年暑假推出每轮为期7天的“横沙岛智勇生存科技拓展夏令营”,就在上海市崇明地区活动,每周每个学生收费4880元;而另一个上海知名的私立双语学校,虽面向社区开办夏令营,却也收费不菲,国际营3万元至5万元两周,国内营数千元。

二年级学生昂昂在听说母亲要给自己报“暑托班”时,跟父母大闹了一场,“我招谁惹谁了?都放假了还要我去上课。”去年暑假,昂昂跟着专程从外地赶到上海照顾自己的爷爷过了两个月,两个月里,他除了做暑期作业外,就是猫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爷爷说的话他根本不听。

今年,他要到桃浦镇社区上一个半月的免费暑托班,报名上了戏剧班和绘本班,老师都是来自上海师范大学戏曲影视专业和美术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

上了一天课,这个原本打算“罢课”的男孩回家告诉妈妈,“以后我每天都要准时去上课,否则明年就取消报名资格了。”

Semi是一名在外企工作的80后家长,她回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会儿,上海的孩子们可以到父母工厂办的暑托班里上课,也可以在学校自办的便宜夏令营里学习独立生活,但现在,这样的活动机会基本都没有了,“办社区暑托班是个好办法,就算适当收一些成本费也没问题,关键是报名太难,一个社区才招几十个孩子。”

记者了解到,上海221个“爱心暑托班”分为7月和8月两期,每期每个点仅招生30余人。团上海市委一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是第一年试点,明年将根据今年办班情况调整方案。(王烨捷)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权娟)
相关专题
· 中国共青团新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