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全国基层团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

广东佛山南海东软学院:召青年学子回到“体制”之中

2014年04月29日14:2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关键词】大学团、广东佛山、引导青年、组织青年、促进青年成才、核心能力、人才培养

【实施背景和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当今伴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与深化,青年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就业方式等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高校共青团因定位尴尬、工作模式落后、工作缺乏抓手和缺少内涵等原因,已导致共青团无法保证和满足团员多样性需求,因此能凝聚的青年越来越少,能对青年成长成才进行前瞻性的规划和指导的更是几乎没有。

从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出发,共青团如何在学校整体的育人环境中,有针对性地构建青年学生能力建设的体系,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正是各类高校创新团建,以期更好地服务学校育人中心大局的方向。

【实施思路和目标】

新时期的大学中,不难看到忙于创业的“老板族”、乐于社团及公益事务的“奔跑族”、流连宿舍沉迷网络的“游戏族”、享受二人世界的“拍拖族”,面对高校各种各样的青年群体,如何发挥团的吸引力、凝聚力,创新团建工作?怎样把各方面青年团结在共青团的旗帜下?怎样使团的项目变成青年充满兴趣、主动参与、获得成长的热门选择?南海东软学院团委创立的大学生五元能力发展体系,就是一个吸引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成长的新做法。

南海东软学院团委根据对本校大学生成长的内容、特点和职业表现的科学研究,结合对本校50间合作企业关于所需人才特质的调查访问结果,构建出以学生知识与专业能力、再学习能力、融入社会能力、自主创业能力、抗挫折能力共五大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体系致力于在学生正常学习的基础上,将现有分散不系统、目标不明确、缺乏设计和指引的各类活动进行梳理和再造,旨在实施以大学生知识技能为核心,以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为重点的综合教育体系。

大学生“五元能力发展体系”的目标是,帮助学生促进其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团队合作与人际沟通、情绪和心理健康、社会责任感和兴趣发展,品德修养和理想信念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一个合格的准“职业人”和追求有意义生活、努力贡献社会的“健康人”。其作用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自主参与、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以达到探索和解决实际教育活动中教书与育人,教育与管理的相互协调和统一的问题,更好服务于广大青年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实施定位和过程】

2012年,经过南海东软学院团委前期的调研和探索,党政领导充分认识到五元能力作为南海东软学院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下发【2012】30号文件《大学生“五元能力”发展实施办法》,设立“五元能力发展中心”,将五元能力立体式培养方案作为全院学生推行的“一把手工程”、建立了党政统一领导、各系部紧密配合、五元能力发展中心具体实施的管理体制,并把五元能力发展的相关要求列入教学计划和毕业标准,制订了一系列制度和文件,为体系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五元能力发展中心”与院团委合署办公,由团委书记兼任中心主任,负责全院学生五元能力发展的统筹、协调和实施推进。中心下设7个子中心(专业技能发展中心、再学习能力训练中心、文化公益及社会实践中心、职业能力训练中心、拓展体验中心、抗挫折能力训练中心、创业能力开发中心),7个子中心根据各个能力提升的标准和要求,对全院学生在每个模块能力的发展情况作出定期的认证、统计、测量和提出专业的改进意见。

大学生“五元能力发展体系”要求学生入学后给予五元能力初始积分300分,通过在校三年的学习和实践,累计积分必须达到400分以上(含400分)方可毕业。为了保证五元能力发展项目能够帮助到每一位同学的发展,使得同学们能够真正树立发展的自觉意识,学院还下发了《五元能力发展手册》,对每位学生在大学期间五大能力的发展要求,以及必须参加的课外讲座、社团组织、社会实践、义工服务、拓展训练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指引。学生五元能力发展的情况和积分是参与奖学金评选、个人评优、入党推荐、社会实践、就业推荐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之一。

【实施亮点和突破】

提升团工作定位 使团工作从“围绕中心”向“成为中心”转变

大学生“五元能力发展体系”,是作为全院学生推行的“一把手工程”,是学院党政统一领导、各系部紧密配合、五元能力发展中心具体实施的发展体系。体系内容涵盖学生课堂内外、专业和非专业的技能发展等各类教学活动,南海东软学院团委通过建立“五元能力发展中心”这个职能部门,与学院主要教学部门架设了共同的目标和工作桥梁,提升了团工作的定位,解决了团工作游离于学院中心工作之外,容易被边缘化的问题,更加改变了过去教学部门认为团工作是“唱唱跳跳、搞活动,让学生不专心学习”的印象,更好地服务学院育人工作的大局,同时达到探索和解决共青团工作中活动与育人、青年工作与教学中心工作的相互协调和统一的问题,以更好服务于广大青年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创新团工作模式 使团工作联系青年的手段得到延伸

大学生“五元能力发展体系”通过五元能力发展中心及下设7个子中心(专业技能发展中心、再学习能力训练中心、文化公益及社会实践中心、职业能力训练中心、拓展体验中心、抗挫折能力训练中心、创业能力开发中心),对学生五大能力的提升进行作出定期的认证、统计、测量和提出专业的改进意见。中心的工作人员,由专业教师、辅导员等兼任,使从而改变了过往团工作由团干实施的既定模式,使学院的教职员工成为团工作的有力抓手,延伸了团工作的范围。

每个学年,团委均根据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邀请相关专家、学生组成评审团,制定全年的学生五元能力提升计划,对符合体系要求的学生活动作出分析和质量评估,并把活动任务分解到院系辅导员。辅导员在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把握发展方向,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发展目标,组织、协调、参与和推进学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并设计、开发、组织、实施相应的课程和活动。辅导员的工作真正回归到对学生发展的“辅”和“导”上,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自主发展。学生作为五元能力发展的对象,在老师的帮助下自主选择发展方向,自主设定发展目标,并按照指引自由选择课程和讲座,独立组织社团和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和发展自己的个性,从而实现了“教”与“学”的协调统一、实现了“管理”往“服务”的转变。

创新团工作形式 使团工作全程课程化、网络化

大学生“五元能力发展体系”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时间上从新生报到开始、入学教育、新生军训、第一堂课、活动竞赛、参加讲座、直到毕业典礼等全过程的覆盖。形式上除了课堂、讲座、教室等教学形式,更包括了各种校外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离开了校园的无形空间的教学,从而使团工作以全程课程化呈现给青年学生。课程化的实施,一直坚持以下原则:

1、体验式教育。五元能力项目里无论是参加社团、还是组织活动,都将理论学习,亲身体验,反思升华和实践应用等这几个环节贯穿于其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性、感悟性和有效性。突出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发掘学生的潜能和特长,所以五元能力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的教育的体系,更是一种教育的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接受教育。

2、团队式学习。在五元能力发展项目的设计和开发中,引入团队学习的理念,让每个参与项目的学生都可以通过学习发现自身的比较优势,可以展示他自己的理解和独特设想,这样项目本身就具有了吸引力。很多的项目是需要团队一起合作才能完成,从制定计划、组织调研、到搭建团队、开展实施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接受别人的启发和灵感,分享别人的经验技巧和有效方法,来达到团队内部的互助和互补。这种互相交流、相互启发、共同进步的过程正是提升学生能力的学习过程。

3、系统化培养。五元能力发展强调教育的系统性和一致性。从课程来讲,一种课程可以同时培养多种能力;从单一能力的培养来看,需要有多种课程的共同支持。每个学生根据个人的能力和需求,选择在每个年级完成不同的课程。共青团为了配合五元能力发展的实施,搭建了很多学生发展的平台,比如:户外拓展训练基地、青年志愿服务基地和大学生创业中心等。扶植了很多社团,比如:东软网络电视台、微妙微电影社和心理健康协会等。融合了很多理念,比如:学习打破了专业和非专业之间、课堂内和课堂外、校园和社会等的界限。所有这些都是构成五元能力发展体系的一个部分。

4、网络开放课程、义工服务网络系统。五元能力发展根据时下青年的学习模式和吸收信息的习惯,开发了网络开放课程,这不仅包括了利用各种国际开放课件(Open CourseWare,OCW)和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等提供的丰富的教学资源,这些课程来自例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新泽西理工学院等国际一流研究型名校,也来自密西西比河谷州立大学、斯运伯恩科技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社区学院、密歇根州学校系统等其它多元化的高等教育院校和实体。这些课程的建立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国际化,专业技能的发展得以与世界同步。与此同时,团委还依靠团广东省佛山南海区委义工联的“电子义工证”和志愿服务电子系统,实现义工服务网上发起、网上考勤、网上统计等功能,推进了学生公益实践、社会服务的常态化和科学化。

【实施成效】

通过五元能力发展项目的实施,极大提高了团工作在围绕学院中心、服务大局的定位和高度,推动了团建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的进程。体系的实施,使学生在以下几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一是学生发展意识的转变。项目实施前学生参加讲座、义工服务和社团活动等都是随意的,有时还需要做“动员”。对个体的学习和发展停留在被动的状态,没有自我发展的意识。五元能力发展中心设置了大量的自主项目,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参与,而对于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的活动,学生往往能想方设法去做好它,能主动承担各种责任,所以参加完五元能力发展项目后,学生改变了这种“自发”的状态,自主学习的需求和积极主动进行自我发展的意识越来越明显。2013年8月,在深圳大学举行的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全国总决赛里,在与来自全国83所高校的88支代表队激烈角逐中,东软学院代表队以积极的心态和优异的表现荣获“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的特等奖。这恰恰东软学子在大学生五元能力发展体系培养下全面成长的一个缩影。

二是学习内容得到了丰富和延伸。由于传统的素质类课程多数属于选修课,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体验式学习不足,随意性较大,课堂内外的互补性不足,所以中心在设计、开发五元能力发展课程的时候,充分考虑了课堂学习的不足,对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延伸,有效地衔接了课堂内外的学习。一方面,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竞赛、社会调查等集体活动;组织学生到儿童福利院或养老院开展对孤儿及老人的关爱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创文”公共服务,等等,这样的实践活动比单纯的课堂说理更有说服力,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三下乡”、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学会合作,学会做人,锻炼毅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矫正自己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偏差,寻求自身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找到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三是促进了“知”和“行”的统一。高校人才的培养特别需要强调的就是“知行合一”,东软学院强调“知识的运用比知识的拥有更重要”。把学生是否得到发展以五种能力的表现来衡量,就是要让学生所学知识在真正的运用中得到检验,因为知识本身不会有力量,只有转化成行动实践后才能产生力量。近年来,东软学院毕业生就业呈现“五多”可喜局面,包括名企就业多(如IBM、HP、 HSBC、东软、埃森哲等)、批量就业多、典型就业多、连续就业多、校友介绍就业多。广东省教育厅委托“麦可思”研究院出具的“2012年广东高职院校毕业生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在全省60所有具有3届以上毕业生的高职院校中(包括公办院校),南海东软学院毕业生在“毕业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指标位列第一名,在“毕业时掌握的核心知识”指标位列第二名,在“毕业生母校满意度”指标位列第五名。学院更于2013年被中国青年报评选为“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

经过多年的培养,南海东软学院五元能力发展体系已成为具有前瞻性和特色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该项目已获团省委批准为2012—2013年度广东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研究课题并顺利结题,入围广东省学生精品事务项目,并涌现出一批批五元能力发展优异的学生代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朱书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