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全國基層團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依托平台 構建體系高校基層團委服務大學生科技創新的探索與實踐

2014年09月26日13:4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關鍵詞】:大學、山東青島、大學生創新能力建設、實驗室、實踐、校園文化

自2011年開始,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團委發揮學院學科優勢,強化學風建設,依托學院各方面支撐條件,發揮科創競賽帶動作用,開展豐富多彩的創新創業主題實踐活動及校園文化活動,著力構建“學風+實驗室+科創競賽+校園文化”四位一體大學生科技創新服務體系,探討高校學院如何發揮作用,引領廣大青年學生勤於學習,投身實驗室,參與科創競賽和實踐,在學習和實踐發展成長。

一、背景與起因

隨著高等教育普及化大眾化進程加快,大學生就業難的社會狀況凸顯,考研繼續學業或創業成為了大學生的重要選擇途徑。青年大學生作為最富創新能力、最有創業熱情的群體,大學生創新創業是近幾年高校關注的熱點,關系經濟發展、關系社會穩定、關系青年學生的發展成長。

高校基層團委作為聯系大學生的樞紐,“上面千根針,下面一根線”,在創新性落實做好各項工作中發揮著骨干作用。但學院團委可以直接利用的資源較少,團的各項工作在學生中的熟知程度較低,且不同青年學生群體利益訴求多樣化,基層團組織工作的實效性不足。在發展過程中青年學生在學習和科技創新等方面遇到的困難更多,面對的問題更加具體,基層團組織設計開展活動中不能緊密結合學生實際,從廣大青年學生成長的根本出發點,探索服務青年的有效渠道和途徑。

高校基層團組織在大學生科技創新方面如何發揮作用,撬動利用各類資源,為增強大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服務於青年學生創新創業,擬通過本案例為高校基層學院開展相關工作提供借鑒。

二、做法與成效

(一)發揚特色科學規劃,優良學風助推創新教育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定位於研究型理科學院,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澱和鮮明的學科特色,現擁有1200余名大學生團員,畢業生中70%就業方向是科研,青年學生需要具備較強的創新觀念和創新能力。根據實際情況,學院確立了以培養高素質拔尖創新人才的目標,學院團委積極協調配合各項工作。

為了切實抓好學風,依托各團小組建立學習小組,建立團支部—團小組—學業幫扶崗聯動的工作制度,主動構建與學生家長、任課老師配合管理學生的辦法。以學校三個學業幫扶四助崗位為主導,建立由40余名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獲獎學生為主構成的幫扶團隊,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擔任學習講師,實施一對一輔導基礎上,拓展幫扶面,努力使更多學生受益。每學期開始,團小組都會邀請高年級學業優秀學生開展座談交流,幫助同學熟悉新學期課程,制定學習目標。舉辦“青春•榜樣•力量”優秀生命學子訪談,邀請學習標兵介紹親身經歷,利用畢業生離校之際開展“愛在海大青春接力”聯合主題團日,畢業生向低年級同學分享學習經驗,充分發揮畢業生的“傳幫帶”作用。

2013年,學院一名學生獲評中國海洋大學優秀學生標兵,學院學業警示人數減少了1/2,200名本科畢業生中,有20余名同學被北大、清華、復旦、中科院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錄取,推免到本校的研究生人數達到50余人。

(二)依托平台構建體系,提高創新創業素質

學院團委充分發動利用各類資源,以優勢的實驗室為支撐,鼓勵學生參與科研項目,以各類創新創業競賽為帶動手段,搭建起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確保大學生實驗有場所,創新有帶動,交流有載體。

近幾年來,積極爭取學院實驗室資源,建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實驗室和微觀創新實驗室。大力倡導實驗室開放,連續舉辦了“導師面對面走進實驗室”活動,為大學生提供文蛤解剖、葉脈標本、微生物作畫等課外拓展實驗和學科技能培訓,學院院長、知名教授講解科研動態,發掘大學生的興趣點和創新點,提高大學生的實驗技能。學院學生社團發揮品牌優勢,每年為青年學生提供各類培訓實驗服務達五十余次,有著廣泛的參與度和影響力。

指導學生參加國內外科技創新創業大賽,自主舉辦生命特色競賽,充分發揮競賽的示范帶動作用。學生社團舉辦科創競賽經驗宣講會、交流會、成果展示等,通過召開“挑戰杯”大型宣講會,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組織隊員與其他學院老師同學交流,碰撞思想,激發靈感,提高學生對創新的認識。2012年學院獲得“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山東省一等獎和二等獎各2項,2013年學院7項作品參加學校第十三屆“挑戰杯”課外學術作品競賽,3項作品獲得校級獎勵,2014年6項作品參加“挑戰杯”第九屆創業計劃競賽,1項獲得山東省一等獎。我院學生帶領隊伍連續三年參加國際基因工程機器競賽(iGEM),獲得亞洲賽區金獎2次,代表學校走向了世界的舞台,團隊獲得了2014年大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學院科技協會、生物科技協會自主舉辦了生命科學特色競賽,包括趣味生物DIY大賽、花卉美食大賽、生物標本制作、趣味生物知識競賽等,參與活動者不僅分布於海大生命科學相關各個學院,還包括哈工大威海分校、山東農業大學、聊城大學和青島二中等學校,參賽個人在活動中充分發揮創造力,提交了精彩的數十件花卉美食和生物標本作品,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驗技能。

學院研究生會連續三年與海洋所學生會、黃海所研究生會聯合舉辦了“謀海求真、攜手並進”青年學術交流活動及學院研究生學術論壇,以學術報告形式展示青年的科研進展和成果,並就研究方法、心得體會進行了廣泛而深入地討論,報告人數達60余人次,參與觀眾達1000多人次,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在國際海洋生物技術大會、國際基因組學大會、西太平洋國際學術論壇、國際扇貝學術會議等重大科研會議上,學院50余名研究生以學術報告、主持人等身份精彩亮相,充分展示了大學生的魅力與風採。

(三)突出主題開展實踐,提升創新創業能力

學院連年暑期“三下鄉”科技服務主題團隊,讓學生在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增長才干,不斷提高創新能力。圍繞擬開展重點項目,學院首先擬定大方向,向全院學生征集選題,學生根據前期研究充分與老師科研密切結合,學院利用組織優勢為組建隊伍提供指導和幫助。

學院科技服務博士團連續十年赴地方開展科技服務,多次榮獲“山東省優秀服務隊”,曾被評為“全國百支優秀博士團”和“全國百支大學生落實科學發展觀實踐服務團”重點團隊,已經基本上形成了完善的服務理念和體系,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作為專門針對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開展宣傳、調研工作的大學生社團項目,“藍色海岸線”由學院科技協會發起,已經舉辦了四屆全國大學生藍色營,營員們通過與相關部門進行訪談、實際採樣、實驗以及環保宣傳教育等形式,結合所學知識,以調查研究為基礎,合理實驗為手段,科學方法為指導,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藍色海岸線項目獲得兩次山東省大中專學生暑期“三下鄉”優秀團隊,並於2011年得到國家海洋局局長劉賜貴的回信。

(四)注重創新氛圍營造

指導學生興趣社團開展多姿多彩的特色校園文化活動,拓展了大學生的知識面,營造了濃厚的專業學術氛圍。連續舉辦魚山講堂,邀請到中科院海洋所鄭守儀院士、相建海研究員及學院高層次專家教授為大學生生提供輔導,以名家風范影響青年學生,培養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

三、主要啟示

學院團委近年來在服務大學生科技創新方面做了許多工作,形成了學院優良的學習風氣,大學生參與科技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顯著提升,鞏固和擴大了基層團委的影響力和覆蓋面,為工作的全面提高奠定了群眾基礎。

高校學院團委基層團組織,可利用資源和力量較少,如何在工作過程中調動運動各類資源,本案例提供了初步的借鑒。

大學生創新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用心去構建用努力去實現。作為高校基層團組織,必須牢牢把握以服務學生創新為抓手,通過一系列的特色活動搭建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引領大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