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华蓥市双河街道大学生村官尝试基层普法的途径
2013年02月22日10:32 来源:中国青年报
![]() |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手机点评 纠错 | ![]() |
春节前后,大学生村官黄小萍的工作比往日忙了许多。正是农民工返乡的时候,她要趁着村里有人气,抓紧做一项有意义的工作:给村民普法,教村民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这是黄小萍所在的四川省华蓥市双河街道交给大学生村官的一项“任务”。“村民普遍法律意识不太强,在碰到纠纷的时候,很少会想到走法律这条路。”双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唐云华说,他希望大学生村官在村里能挑起提升村民法律意识的重担。
让唐云华欣慰的是,这些大学生村官正在慢慢改变着村民,一些事情也传到了他的耳朵里。“有的大学生村官帮助在外打工的村民讨薪,有的帮着村民用法律途径解决纠纷,有的隔三差五地就在村里搞法律咨询。”
让不懂法的村民懂点法
在村里做大学生村官已经3年多了,黄小萍了解村里的情况。在她的印象里,碰到麻烦或者纠纷的时候,村民大多都会采取一些非正常的手段去解决,“吵架、上访,甚至动用武力的事也常有,就是不会用正常的法律手段。”
黄小萍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件事。一名村民借了另一名村民的钱,时间久了,写的欠条到期了,可是借钱的村民仍然不还钱,结果两个人大打出手。
而另一名大学生村官董俊铖听到的事情则更加离谱。“两个村民因为关系好,借钱的时候连欠条都不写,最后欠债方不承认了,因为时间过去得太长,借钱的一方连追诉的机会都没有了。”
这些在黄小萍和董俊铖看来都不正常的事情,在村子里却是再正常不过了,因为村民之间更看重的是彼此的关系,根本想不到法律这回事。
“如果他们能懂点法,此类的纠纷完全可以走法律途径。”黄小萍觉得,在整个社会都提倡法治的大环境下,村民也应该有点法律意识了,“这样也会避免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
在到村里做普法宣传时,黄小萍会刻意挑一些跟村民生活比较密切的法律知识。比如涉及婚姻的条款,儿女赡养老人的条款,还有农民工外出打工时关于签订合同的条款以及妇女如何维权的内容等。因为在她看来,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法律常识。“他们有一些法律意识,很多时候就不会想当然地看问题做事情。”
记得有一次下村的时候,黄小萍了解到这样一个情况,一对年轻的夫妻离婚了,谁都不抚养身体有缺陷的孩子,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夫妻两个也不给抚养费。
“他们不明白抚养孩子是法律规定的义务,以为不管也没事。”黄小萍说,她要做的工作就是让村民明白并不是自己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很多事情法律是会有约束的。
![]() |
相关专题 |
· 大学生村官园地--十万大学生村官的网上家园 |
我要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