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如皋:打造大學生村官“五心”惠民品牌集群
2013年05月15日08:4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 |
【字號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論壇 手機點評 糾錯 | ![]() |
我們為自己代言
年初,家住高新區(城南街道)申徐村的陳兵正式成為了南通超達機械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模具鉗工,實現了家門口就業的夢想。今年,陳兵的兒子跨進了高三的大門,原本常年在外務工的他便決定在家附近找個工作。陳兵告訴記者,他是過年期間在村廣播裡聽到了招聘信息,就照著留下的聯系電話找到了“e工之家”,是“e工之家”幫他聯系了招聘人員,並帶他去參加了面試。
陳兵口中的“e工之家”其實是高新區(城南街道)一支由32名大學生村官組成的志願服務團隊。這個團隊共有“義工隊”和“益工隊”兩支隊伍,“義工隊”的主要服務對象包括全區所有五保、低保、家庭貧困老人,重度殘疾、智障人群,建國前老黨員、留守兒童等,“益工隊”則是面向全區所有失業待業農民、返鄉農民工和尚未就業的畢業生。
現任天堡社區黨總支副書記、居委會主任的張磊告訴記者,“益工隊”是用人企業和失業待業農民之間的一個免費中介。記者在位於高新區(城南街道)辦公大樓內的人才市場看到,最新的企業用工信息歷歷在目。張磊說,不少村民足不出村,不知道最新的招聘信息,而大學生村官可以通過廣播、網絡等媒介將這些信息發布出去,同時留下自己的聯系方式,就可以幫助有就業需求的村民做好用工登記,甚至是帶著他們前去應聘。
近6年的村官生涯讓張磊積累了寶貴的基層工作經驗,同時也讓他基本摸清了用人企業與農民就業的真正需求。近來,張磊正在與多家培訓機構協商,計劃開設專為失業待業農民和返鄉農民工提升技能的培訓班,讓他們更輕鬆地走上工作崗位。但是,面對培訓經費無著落的難題,張磊絞盡了腦汁。目前,他的想法是以不收取農民一分錢為前提,由“益工隊”與培訓機構協商,並出面做農民的思想工作,讓參加培訓的農民在學習結束后服從培訓機構的安排,到培訓機構指定園區內的企業工作。“這是一個真正可以為百姓做實事的廣闊平台,也給了大學生村官們一個鍛煉自己的機會。”眼前越是困難重重,張磊和他的隊友們越是堅定“不言棄”的信念。
32名隊員分組輪流任職是“e工之家”自發形成的保証所有大學生村官能夠參與一線志願服務的一項長效管理方法。團隊成立后不久,在拿到民政部門提供的特殊人群名單后,大學生村官們就進行了走訪調查,並將“義工隊”分為家務義工、醫護服務義工、特殊人群陪伴義工等多支隊伍,兩人一組到戶開展志願服務。今年清明節前夕,在80多歲的孤寡老人張秀英家中,“義工隊”的隊員們為老人送去了生活用品和藥品,為老人洗衣做飯、理發洗澡,並帶著她去銀行領取了養老保險金。
“你隻看到了我光鮮亮麗的頭銜,卻沒有看到我艱苦拼搏的樣子。你有你的高樓大廈,我有我的鄉村小道。你可以輕視我的理想,但我會証明今后是誰的時代……”不久前,一首“大學生村官版陳歐體”在網絡上被瘋狂轉載,不少網友紛紛留言,感嘆大學生村官“是基層的希望”、“傳遞著社會正能量”。如今,“e工之家”也喊出了自己的口號:“我們扎根基層所做的每件事都實現了自身的價值,我們在走家串戶中感悟成長,在廣闊農村步步夯實,我們無怨無悔,我們為自己代言!”(魏巍)
![]() | ![]() |
相關專題 |
· 大學生村官園地--十萬大學生村官的網上家園 |
我要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