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动态
|
领导活动
|
干部论坛
|
时代先锋
|
各项工作
|
党建
|
反腐
|
人事
|
公告
|
海外
|
外媒
|
综合
|
讣告
理论
|
评论
|
社区
|
论坛
|
访谈
|
视听
|
党史
|
资料
|
文献
|
纪念馆
|
党史今天
|
专题
|
周刊
|
图书
|
杂志
中国共产党新闻
>>
期刊选粹
>>
黑龙江《党的生活》
换届:如何选好村支书? (4)
□ 策划/李树明 □ 统筹/李小平
2011年05月09日08:10 来源: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换届:如何选好村支书? (4)--期刊选粹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
在阳光下选举需要“四公开”
□ 顾长华
每逢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无论市乡村党组织还是党员、村民,都盼着实现和谐换届、平稳选举。目前,全国已有部分地方完成了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从他们所取得的经验看,认真贯彻执行党章所规定的“实行党务公开”,对村党支部的换届选举实行全程、全面公开,至关重要。
一、议题公开。从以往换届工作的一些教训来看,一些党组织由于担心“权力更替”引起农民党员、村民的情绪波动,引发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从而增大维稳的难度和成本,索性采取“秘而不宣”的方式,尽量拖延村党支部换届选举的时间、政策、程序、操作等相关信息的公布。殊不知,当党员、村民从报刊或网络上得知这些信息后,组织上越推迟公布,就越容易引起猜测乃至谣言,就越容易造成党员、村民情绪的不稳定。所以,村党支部换届选举的相关信息越早公布越有益于维稳。
二、推荐公开。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在村党支部换届选举过程中,党员、群众对村支书人选的推荐越来越具有实质性的作用。然而,某些党组织出于“稳控”的考量,在党员、群众分别进行了“推荐”后,却不肯即时公开推荐结果,而是作为“内部参考”。殊不知,村域是一个很小的社会圈子,党员、群众在推荐之前往往已经做了比较充分的交流,对谁上谁下有了一个大致的共识。所以,当党组织将推荐表带走后,党员、群众是会有许多疑心的;如果党组织最终公布的村支书人选与大多数党员、群众的预期不相符时,很容易激化本来就错综复杂的矛盾,导致局面失控。所以,妥善的做法是,上级党委、村党支部应在“双推”会上当众公布推荐票数。
三、竞争公开。竞争原则是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干部选拔原则之一。一些党组织虽然也明白“竞争”对优秀村支书胜出的重要意义,但由于担心竞争出乱子,担心黑恶势力、宗派势力借机干扰,担心组织意图落空,因而在关键环节上进行暗箱操作。这样做很容易导致党员、村民对换届选举结果的质疑。所以,党组织应该公开鼓励党员参与村支书职位的竞争,公开竞争的全过程,让候选人之间公开地进行品质、能力、承诺、水平的比拼,让党员、村民通过比较确定自己最中意的人选。
四、选举公开。从各地的情况看,一些村党支部往往在选举这个环节上出了问题。有的是没有提前确定选举时间,临时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致使有不同意见又没能到会的党员无法行使选举权;有的是在党员投票之后,不在会场公开计票,而是由“到会指导”的乡镇领导带队到别处计票,然后回会场公布计票结果;有的是宣布计票结果时,不公开每位当选者的具体得票数……这些做法最容易引起党员的不满。其实,公开选举时间、公开选举会场、公开计票,更容易达成党员与村党支部、上级党委在选举结果上的共识。
当然,“阳光下选举”并不能解决村党支部换届选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所有问题,还需要有其他措施配合,才能打出一套实现民主换届、民主选举的组合拳。
(作者系中共克山县纪委派驻室主任)
【1】
【2】
【3】
【4】
【5】
【6】
(责编:杨媚)
最新评论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