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动态
|
领导活动
|
干部论坛
|
时代先锋
|
各项工作
|
党建
|
反腐
|
人事
|
公告
|
海外
|
外媒
|
综合
|
讣告
理论
|
评论
|
社区
|
论坛
|
访谈
|
视听
|
党史
|
资料
|
文献
|
纪念馆
|
党史今天
|
专题
|
周刊
|
图书
|
杂志
中国共产党新闻
>>
期刊选粹
>>
黑龙江《党的生活》
换届:如何选好村支书? (3)
□ 策划/李树明 □ 统筹/李小平
2011年05月09日08:10 来源: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换届:如何选好村支书? (3)--期刊选粹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
换届当防“乱象”干扰
□ 锋 竞
“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往往是一场利益博弈。透过换届选举过程中的种种现象,可以看到参与者心目中的不同利益——有公众的大利益,也有自己的小利益。”一位在乡镇担任过多年党委书记的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这样认为,“但是,问题也就在这里。利益是一柄双刃剑,引导得好,可以选出一个好班子、好支书;引导不好,它就成了干扰换届选举的祸患之源。”
警惕腐败潜伏
前不久,新华网“三农话题”栏目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引用了某地一位副乡长的两段话:“村里的换届选举竞争很激烈:只要选上,钱就滚滚来。”“现在的农村换届选举竞争很激烈,似乎大家都很有上进心,都争着为人民服务。但实际上呢?他们是为自己谋利益、为自家赚钱,把公家的钱、老百姓的钱装进自家口袋里,存在自家账户上。”
这些话是不是说得过于绝对、过于偏激了?一位曾在乡镇当过党委副书记的县纪检干部认为,这位副乡长的话确实过于绝对、偏激,但也道出了某些实情。她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原本就大权在握的村支书手里掌握了更多的“权力资源”:上级拨放的扶农惠农资金和转移支付、集体土地出租、政府征用集体土地补偿、水电路房等公共产品工程建设、自然资源开发、扶贫救济户认定及其财物发放……可以这样说,其中任何一项“资源”都使村支书这个岗位充满了诱惑,不能排除少数党员是怀揣“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等“腐败意图”参加竞选的。
因为冲着巨大的权力利益而来,以致有些人为了达到胜选的目的,想方设法控制选举过程。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白佛村的村支书李建忠与副书记以及其他村干部在换届选举的头一天中午、晚上摆席12桌宴请党员;选举时,每12名党员排成一排,在摄像机前投票,并将提出抗议的党员强行拖出会场。李建忠毫无悬念地当选。继而,部分党员和村民的上访也理所当然地发生了。据《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李建忠一定要当村支书背后的动因,是村里的高额征地款。此事折射出这样一种现象:一些人是潜伏着腐败的意图与目的而竞争村支书一职的。据权威部门统计,在近年来查处的基层违纪违法案件中,村官占据了案件数量的70%以上,由村官腐败引发的群众信访已占农村信访总量的50%以上。
可见,如何引导党员群众在推荐村党支部成员候选人的过程中甄别其是否廉洁、是否具有私欲意图与可能,是非常关键的。
警惕贿选拉票
最近一次网上聊天,网友“应届生”在谈及村党支部换届选举的话题时,说了他的家乡发生的一件怪事:他爷爷年近七旬,当过多年村干部,现在在村里也挺有“民间发言权”的。这些日子,因为村党支部要换届选举了,几帮人纷纷拿着钱、提着东西找他爷爷,要他爷爷在推荐支书、支委人选和支部选举时投谁谁的票。
在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这种现象是否属于个别现象呢?
一位不愿披露姓名的县委组织部的同志说,据他了解,一些村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类似现象。从全国各地的情况看,大致有以下几种“症状”。一是明晃晃地“悬赏”拉票。比如有些财大气粗的党员公开承诺:自己当上书记后,用自己的钱给全体党员和村民什么好处、给村里办什么事儿。如果再来一个大款党员,往往就会把正常的党支部换届选举演变成比财、斗富,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二是点对点地贿选拉票。村支书竞争者或其助选团队向党员个人、村民个人送钱(50元~500元不等)、送物(价值四五十元左右),或者许以个人好处(如宅基地、租用村集体土地、低保对象确定等)。这种现象在农村较为普遍。三是造势型的贿选拉票。比如遍撒请帖,大宴党员、村民;组建拉拉队,音响震天,摇旗呐喊,家家“拜票”;大造舆论,或曰上级内定自己,或曰多数党员归心……制造自己必定当选的氛围。“贿选拉票会把良性的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引向恶性竞争。”他说。
可见,如何防止、杜绝贿选拉票是县乡村三级党组织面临的一场硬仗。
警惕黑恶势力
据《贵州商报》报道:2008年初,该省印江县杉树乡冉家坡村党支部进行换届选举时,党员冉某与冉光友同台竞争村支书。冉光友历任村会计、村委会主任、村支书达二十余年,早已形成了一股以他为首的黑恶势力,在村里称王称霸。为保住支书宝座,冉光友调动亲信威胁和利诱党员、村民——只能投他的票。冉光友当选为村支书后,愤愤不平的冉某到乡党委举报冉光友破坏选举。冉光友的儿子闻听此事,持刀将冉某的右手砍伤。印江县公安局在接到群众举报后,通过“打黑除恶”专业队查清了“以村支书冉光友为首的团伙经常殴打他人、非法买卖爆炸物品、围攻政府工作人员”的事实,打掉了这个黑恶势力。
省委政法委的一位机关干部曾参与过与黑恶势力问题相关的专项调查,他发现与黑恶势力公开介入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具有相同性质的另一种现象:一些“屯大爷儿”、小地痞常常趁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之机,主动给某个候选人当“帮手”,借机捞取好处。而某些村支书候选人则乐得有人为他冲锋陷阵,当选之后,就在土地承包、林木采伐、基建工程、财物补助等实际利益上网开一面。他认为,这是很危险的一件事,如果村支书头脑犯浑,时间久了,就会与这些人结帮搭伙,形成利益共同体,而那些“屯大爷儿”、小地痞也会因为有了政治权力的撑腰逐渐发展成为帮派势力。
可见,在村“两委”换届中,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利用黑恶势力干扰破坏选举的活动,是需要严肃对待的一个重要方面。
警惕宗派纷争
前不久到某地调研,一位镇党委书记说起这样一件事儿:他上午在市委签订了抓好村党支部换届选举的“责任状”,下午就来到一个村摸底儿。一位姜姓党员和他说,上届支部姓贲,这届该姓姜了(即由姜氏家族的党员任村支书)。但根据后来了解到的情况看,多数党员和村民还是希望贲支书再干三年,镇党委也比较看好现任支书。可是,姜姓是村里的大姓,党员人数、村民代表人数、村干部人数占了近半壁江山。如果因为换届选举引起纷争,谁当村支书都很难顺顺当当地干下去。
该市市委组织部的一位同志说,近几年,由于合并村的力度很大,原来比较大的屯儿、被合并的村儿逐渐形成了一个利益群体或情感群体,甚至成为有影响力的宗派团伙,公开与村党支部、村委会讨价还价:你村儿(合并前的村)出了书记,我村儿(合并前的村)就得出副书记;你主屯儿有组织委员,我副屯儿就得有纪检委员。只要达不到这种平衡,就认为“不公平、不公正”,轻则不分场合散布不满言论,重则通过群体上访等方式蓄意影响换届选举。
再就是有些信教的村民,常常以各种方式影响党员和村民代表。
这就是我国62万个村党支部在每一次换届选举时都普遍遭遇的三道难题:以家族为核心的宗族势力,以村民组(屯、被合并村)或行业(如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经纪人、外出务工等)为核心的群体势力,以信众为核心的宗教势力,常常公开地或隐蔽地、有形地或无形地干预村党组织班子的构成。显然,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一旦被这三股势力所左右,就会由代表全体村民利益变成某个小集团、小团体利益的代言人,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就难以实现。
【1】
【2】
【3】
【4】
【5】
【6】
(责编:杨媚)
最新评论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