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
专题报道
>>
老红军刘应启
>>
老红军的生活之道
老红军长寿的三个“秘诀”
陈 咏
2006年10月26日12:31
【字号
大
中
小
】【
留言
】【
论坛
】【
打印
】【
关闭
】
扬州有条长征路,长征路上住着一位96岁高龄的“百岁老红军”刘应启,刘老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入党,身经150多次战斗,数次身负重伤,所获荣誉无数,一生极富传奇色彩。近日,刘应启作为我省重大典型,成为“新闻人物”。其96岁的高龄也成为全国先进典型年龄“之最”。7月下旬,记者在“解读”老红军的长寿“秘诀”时,近距离感受了老人的精彩人生。
“秘诀”之一:君子坦荡荡
96岁的人能演讲,且声音响亮,上台时先敬一个标准的军礼。接受访谈时,思路清晰、思维活跃。如不是介绍,你无法将他和一个“百岁老人”联系在一起。记者采访中惊奇地发现,这个老人简直就是一个“六亲不认”的“怪人”。正军职离休干部,女儿当农民,儿子修理摩托车,儿媳在街上卖报纸,不是亲眼所见,你根本就不敢相信!
饭桌用了30多年,14英寸彩电用了10多年还在使,旧冰箱把手上缠着胶布……进了刘老家,记者被深深“震动”,而尤其使记者“震惊”的是,这个老人太“不近人情”了!老伴田静3次入党,3次被刘老“卡住”,理由是,她思想上没有入党,她离党员的标准有距离,她关心群众疾苦还不够。老伴今年80岁了,还不是党员。女儿刘兰新75年下放到金湖农村,国家落实政策后,可以回城,刘老说,农民的孩子可以种田,红军的后代也能种田,你不能回来!女儿哭哑了嗓子,父亲不改初衷。女儿后来在集镇上烤烧饼卖,手上都是泡,老伴看见后,求老头子把女儿调回来,刘应启说,没有烤饼的,哪有饼吃?我的女儿不烤饼,别人的女儿就得烤,就让她烤吧。女儿一直呆在农村,哭够了,最后也理解了老爸。刘老说,心底无私,坦荡做人,我不长寿谁长寿?
“秘诀”之二:助人乃快活之源
刘应启说,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没有群众就没有我。刘老生活极其简单,对自己和家人“吝啬”得很,可遇到有困难的人,真是“花钱如流水”。老家太穷,他花4万多元,购买1000多棵名贵花木送去;逢年过节,他主动联系困难家庭送去自己的慰问金;扬州的、外地的孩子没钱上学,只要他知道,一笔笔汇去,常常名字也不留,很多孩子考取了大学,不知道是谁帮了自己。近年来,刘老先后资助困难群众110多人、特困学生120人,捐款15万多元。这位享受正军职待遇的离休老红军,虽说每月工资有好几千元,可常常转手间就作为助学金捐了、作为扶贫款送了,老人手里至今竟没有一分钱存款!
刘老说,帮他们解决困难,让他们感觉到社会的温暖,自己真的快活,成天生活在快活的环境里,哪有不长寿之理?
“秘诀”之三:闲不住,必长寿
老人家真是闲不住,90多岁的人还到处跑。老人离休41年,在外“宣传”了41年,在外宣讲、做报告,刘老风趣地称之为自己的“新长征”。41年里,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老红军常年担任扬州30多家机关、院校和企业的政治教育辅导员,先后为800多个单位做报告1000余场,听众达百万人次。很多人说,老红军不简单,他还在长征!
作作报告,对于高龄的刘老来说,还觉得“不过瘾”,活动不开。公益活动经常看到他的身影,1996年,扬州响水河清淤,86岁的刘应启挤到队伍最前面,率先跳进淤泥里大干。2003年,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高邮湖水猛涨,形势危急。得知军分区组建抗洪抢险队准备开赴抗洪一线,93岁的老红军找干休所领导“拍胸脯”,坚持要去,谁也拦不住。就这样,老人家拄着拐杖,走上大堤,指挥保障队送茶送水,刘应启告诉记者,吃得下,睡得香,闲不住,必长寿,自己正在向100岁发起冲击!
来源:
【扬子晚报】
(责编:苏俊霞)
相关专题
·
老红军刘应启
相关新闻
·
理想信念高于天
[2006-10-26 12:24:53.415155]
·
老红军刘应启的快乐观
[2006-10-26 12:20:36.124483]
·
终身践行长征精神的典范
[2006-10-26 12:17:22.091276]
·
激情,在平凡日子里燃烧
[2006-10-26 12:28:43.586951]
·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2006-10-26 12:22:18.95995]
·
七十年,他一直在长征
[2006-10-26 12:21:17.550127]
·
老红军刘应启的学习心得摘抄
[2006-10-26 12:19:36.869886]
·
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2006-10-26 12:29:48.611885]
·
不竭的动力源
[2006-10-26 12:26:30.329263]
[
打印正文
] [
给编辑写信
] [
E-mail推荐
]
留 言 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或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人民网强国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 码:
到强国社区注册
镜像:
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
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京朝工商广字第0394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