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专题报道>>老红军刘应启>>老红军的生活之道
老红军刘应启的学习心得摘抄
2006年10月26日12:19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编者按:刘应启在战争岁月学会了读书写字,离休后仍然把学习当作自己“第一需要”和终身任务,这些年,他先后写下100多万字的学习心得。在纪念党的85周年生日的今天,我们决定发表刘应启同志的部分学习心得摘抄。因为,从它们,我们可以更加真切地感受刘应启的一颗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火热的心;从中也可以知道,他是靠不断的学习和思想改造,才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红军本色,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

  把学习当作一生的自觉习惯,将对党忠诚化作永恒的信念一个人不学习,理想信念就会淡化,大脑思维就会僵化,思想行动就会退化。铁心跟党是我魂、为党分忧是我志、助民解难是我责、永葆本色是我求。打仗时不学习,就会跑错阵地,就会打错枪;工作中不学习,就会思路不清、就会出乱子;离休后不学习,就会犯迷糊,就会老年痴呆。在哪一个年龄段放松或放弃了学习,就会在哪一个年龄段掉队落伍。

  学习就是输氧理疗。现在我能跟上形势,精神不错,活得很健康,要给学习记一功。对共产党来讲,重视不重视学习,学得怎么样,不单单是个人行为,它事关职责和党的事业。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为人民服务到老。一个共产党员,不仅要从思想上、理论上爱党,也要从感情上爱党,一个对党没有朴素感情的人,要真正地爱党是难以做到的。

  我们共产党人是世界上最坚定的理想主义者,如果没有理想,我们的头脑将陷于昏沉,如果不从事劳动,我们的理想又怎能实现。

  一个人有了理想,就要有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信念”是照耀人生旅程的太阳,一个人可以没有高官显位,可以没有锦衣玉食,可以没有花前月下的柔情相思,却不能没有属于自己,也属于一个民族、一个阶级和一个政党的信念。

  中国共产党缔造和培育了我们这支人民军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这支军队,没有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就没有我军的一切胜利和成就。我军的历史就是一部在共产党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长征,用它铁的事实宣布:以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是不可战胜的。它赋予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以无比顽强的生命力,赋予了革命军队以无坚不摧的战斗力量。也只有它,才能引导红军奇迹似地战胜千苦万难,完成长征,走向新的胜利。

  长征时要翻雪山,群众说那是神山,除了神仙,鸟儿也别想飞过去啊!但最终我们过了雪山。毛主席说:“沿途宣传队的同志们给了大家顽强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像航海的灯塔一样,照亮了胜利前程。广大指战员胸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就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力量,就能不避艰险,高举红旗勇往直前,为实现北上抗日救国的革命奋斗目标,完成长征。

  外国人认为,中国在本世纪很有希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照此发展下去,2020年将超过美国之外的所有西方大国。一些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尚且对中国的发展作出这样判断,我们应当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美好前景充满信心。

  拼尽生命播撒党的阳光,用生命书写共产党人光辉形象作为一名老党员,就要当好党的宣传员,广泛传播党的光辉历程和光荣传统,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过去在连队我是宣传员,退休后就当个义务宣传员吧,让更多人民群众了解党和军队的奋斗史、创业史和光荣史,进一步激发爱党、爱国、爱军的满腔热情。

  我们不能喝着甘泉水,忘了掘井人。作为从长征路上走来的红军战士,有责任、有义务向社会特别是年轻人讲讲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有共产党,为什么要有社会主义,我们的接班人不能是党史盲、军史盲。

  共产党员的职业行为并不是代表个人,而是代表一个集体。在老百姓眼里,共产党员的“员”字常常是被省略的,党员就是党的代表。

  要为祖国的前途着想,服从祖国的需要,在对待人生幸福的问题上,要把为多数人谋幸福作为最大幸福;在对待个人生死问题上,要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死,亏了我一个,为了十亿人;在对待苦乐问题上,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对待恋爱婚姻家庭问题上,要把革命事业放在高于爱情之上,把实现家庭和睦不单看作是个人的私事,还要看作是促进社会安定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共产党员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才能战胜困难,要完成各项任务,必须植根于群众的“肥田沃土”中。

  养老观是晚年阶段人生的表现,它建立在世界观的基础上。共产党人的入党誓言,应该支配自己的一生,不仅支配自己青年、中年时代,还应支配和贯彻到老。不正确的养老观,往往使人思想空虚,心理老化乃至蹉跎岁月,无所事事地打发日子,失落感、寂寞感、孤独感和自卑感,会像影子一样跟着你,缠着你。这样的晚年生活不仅对党、对国家和社会没有好处,对个人也是一种苦恼。

  人的一生的发展也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离退休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结束,也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要树立终身奋发向上的观念,树立积极进取的养老观,珍惜晚年生活。 党员的先进性就表现在与群众永远心连心、同甘苦、共命运

  作为一名老党员,要自觉为党分忧,积极为民解难,尽心竭力地把党的温暖传递给贫困群体。

  过雪山草地是群众一程一程送过去的,淮海战役胜利是群众用小车一车一车推出来的。人民是父母,群众是爹娘,我们一时一刻也不能忘了群众,忘记革命胜利的根本。

  我当初干革命就是为了人民能脱离苦海,现在国家给了我这么高的离休工资,日常费用以外的钱都用于了帮助贫困群众和特困学生,至今手上没有一分钱存款,这是尽一个老党员、老红军的义务。

  想到为革命而牺牲的战友,就有使不完用不尽的力量,有的战友说:不吃苦,还能算革命吗?那么有不吃苦,不流血的革命吗?干革命,就要吃苦耐劳。我们吃草根,是为了广大劳动人民将来不吃草根。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证明: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

  困难群众衣食有忧,我这个老革命穿得再暖和、再漂亮,也是丑的,也穿不出去。

  共产党人除了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外,更重要的要报党和人民的哺育之恩。我们今天的好日子里,浸润着无数英烈的鲜血,我们不能喝着甘泉水,忘了掘井人。

  我的钱都是党和人民给的,都是纳税人的,应当返还给人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人不能穷得只剩下钱了。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为人民奉献,充实、快乐、光荣、高尚。共产党人的真我风采就是要始

  终保持浩然正气,经受住考验

  作为一名老党员,就要始终严于律已,自觉维护党的形象,时时处处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党是神圣伟大的,是纯洁纯粹的,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但不能享受特殊的权利,一言一行都要维护党员形象,一举一动都要为党旗争辉。

  离开组织,我就活不了,活不长。一个党员假如在组织门外转,迟早要走错路,甚至会跌大跟头。

  自觉接受监督,通过外在的提醒督促,促使自己认清对不该为的事情“不能为”、“不想为”,对应当遵守的规矩“必须为”、“主动为”。

  监督是党组织政治上关心爱护党员的一项责任、一个党的规矩;接受监督是党员的一种修养、一种气度、一种胸襟。

  自觉接受组织监督,积极参与党内监督,是党员爱护自己生命一样维护党的“肌体”的健康,是为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尽责。

  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老同志、老革命形象是很受敬仰的,人民群众往往把老同志的形象同我们党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人民群众是敬重老同志的,我们老同志更要自爱自重。一切为群众谋福利的实事,应该多做;脱离群众,有损老同志形象的事,坚决不做。

  身体健康就能有效地抵制各种疾病的侵袭,能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心理健康就要有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有高度的乐观主义精神,有较大的容量,经得住各种困难、挫折、打击、逆境和不幸,能自我控制自己调节,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变化。

  草地,残酷无情的草地,夺去了我们多少战友的宝贵生命啊,有的同志长期经受饥寒交迫的折磨,把全身的每一分热,每一分力气都消耗尽了。他们在牺牲前的瞬间还非常清醒,还念念不忘革命,还希望在北上抗日的征途中多跨一步。他们的生命虽然结束了,但他们的英勇事迹却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的。“革命烤火一面热,前面冒暖气,后面冒冷气,暖气加冷气,干革命有志气”。

  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勇往直前,显现革命本色和胆识

  总结我的革命生涯,总的来说就是有“四个心”:东方红太阳照亮了我的心;革命枪声震动了我的心;党的革命道理给我换了一颗心;在革命大家庭里成长进一步使我跟党一条心。我想只有这样,才能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睡的是地,盖的是天,头枕的是山,星星月亮来陪伴,红军个个都是活神仙”。长征时,大家听着它,士气格外高涨,高举红旗,勇往直前。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理想和信念。

  没有信念的人生,会像一只没有帆的小船,或是被狂风巨浪吞噬,或是被险石暗礁撞翻。没有信念的生活,会像一杯白开水,没有滋味,没有色彩,没有波澜,没有活力。

  过去我们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真正的优势。

  如果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就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而且要把这些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年中间去,使之成为国家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世界上许多精神空虚、思想苦闷的人们所羡慕。

  没有过去的艰苦奋斗、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和作风,就不会有今天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就不会有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的胜利与幸福,这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我们所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充满希望同时又是非常艰难的事业,要实现这一宏伟理想,我们就要有像红军长征那样的拼搏精神。不经过一番努力奋斗,我们的穷帽子是摘不掉的,穷日子是改变不了的。


来源:中国军网
(责编:苏俊霞)

 相关专题
· 老红军刘应启
 相关新闻
· 江苏省军区党委关于开展向刘应启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2006-10-26 11:16:10.754224]
· “百岁老红军”刘应启感人事迹激起强烈反响  [2006-10-26 11:31:05.169857]
· 弘扬长征精神把扬州建设得更美好 [2006-10-26 11:22:19.183403]
· 记者眼中的刘应启 [2006-10-26 11:19:48.606831]
· 终身践行长征精神的典范 [2006-10-26 12:17:22.091276]
· 学习老红军本色 永葆党员先进性 [2006-10-26 11:35:16.592543]
· 在学习刘应启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6-10-26 11:32:15.472311]
· “百岁老红军”刘应启感人事迹激起强烈反响 [2006-10-26 11:25:53.420254]
· 刘应启“一生的长征”感动网友 [2006-10-26 11:24:29.3044]
[打印正文]  [给编辑写信]  [E-mail推荐]
留 言 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或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户名:
密  码:
        到强国社区注册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京朝工商广字第0394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