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专题报道>>老红军刘应启>>老红军的生活之道
终身践行长征精神的典范
杨善顺 郭义富
2006年10月26日12:17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昨天下午,学习刘应启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在扬州军分区举行。市领导洪军、赵昌智、冯树云,军分区领导常高潮、陈昌权,以及社会各界代表等100多人参加了座谈。大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畅谈了学习刘应启先进事迹的感受。96岁的老红军刘应启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再次教育和感染所有的与会代表。

  老红军刘应启在万里长征的血与火中淬炼出来的长征精神,是我市建设新扬州的宝贵财富

  座谈会上,市委副书记洪军动情地说,刘老已96岁高龄,但他的心依然年轻,他的革命意志从未衰退。作为一位从长征走过来的老红军,他的身上始终充满朝气,他一直为人民群众忙碌,终身践行长征精神,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为人民服务到老。“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扬州”,是我们面临的一次新的长征。我们要学习刘应启同志的长征精神,进而转化为我们工作中的强大动力。

  刘应启居住地的丰乐社区居委会陈长凤认为,刘老“一直走在长征路上”,战争年代他是英雄,和平时期他同样是英雄。我为我们社区、我们扬州有刘老这样的英雄,感到骄傲和自豪。 每次走进刘应启的精神世界,总会收获新感动、新力量“我到干休所工作近7年,有幸在刘老身边聆听教诲,常常被这位可敬可爱的老首长感动。”扬州军分区干休所丁海林所长说:“刘老是个孤儿,是党救了他,让他过上幸福的日子,刘老要把他的毕生献给党,这是他朴素的人生哲学。无论战争年代的枪林弹雨,还是建设时期的艰难困苦,从来没有动摇过他的信念。”

  市关工委周林海说:“作为关工委的一员,在离休的41年里,刘应启离休不离岗、不离本色、不离学习。2003年发大水,他去了抗洪第一线;今年发大水,他又主动去受灾百姓家里慰问;为了支持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他拿自己的钱,买苗木送给他们。”

  团市委希望工程办公室谢璇说:“记得多年前,刘老就为自己制订了一份‘希望工程五年计划’,即每月从工资中节省出200元,每年资助4名小学生上学,五年要让20名贫困学生走进课堂,这样总共需要1万多元。这几年来,受到刘老资助的学生遍及仪征、高邮、宝应、江都和邗江农村。”

  学习刘应启同志,就是要抢抓机遇,扎实工作,为建设更加富裕文明秀美的新扬州作贡献

  学习先进典型贵在实践,贵在行动。邗江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戴耀平说,邗江区正在开展向刘应启同志学习活动,并与学习胡总书记“七一”讲话、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与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等活动结合起来,以老红军刘应启为榜样,开展“学习老红军刘应启,弘扬长征精神,立志成才报国”主题教育活动,培养良好的社会风尚,形成浓厚的精神文明创建氛围。

  大家一致认为,学习刘应启,要立足各自的岗位,以他为榜样,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革命事业。要以饱满的热情和新的业绩,迎接市第五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来源:扬州日报
(责编:苏俊霞)

 相关专题
· 老红军刘应启
 相关新闻
· 南京军区举行刘应启先进事迹报告会 [2006-10-26 11:11:50.357302]
· 弘扬长征精神把扬州建设得更美好 [2006-10-26 11:22:19.183403]
· 江苏省军区党委关于开展向刘应启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2006-10-26 11:16:10.754224]
· 在学习刘应启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6-10-26 11:32:15.472311]
· “百岁老红军”刘应启感人事迹激起强烈反响  [2006-10-26 11:31:05.169857]
· 学习老红军本色 永葆党员先进性 [2006-10-26 11:35:16.592543]
· 刘应启“一生的长征”感动网友 [2006-10-26 11:24:29.3044]
· 记者眼中的刘应启 [2006-10-26 11:19:48.606831]
· “百岁老红军”刘应启感人事迹激起强烈反响 [2006-10-26 11:25:53.420254]
[打印正文]  [给编辑写信]  [E-mail推荐]
留 言 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或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户名:
密  码:
        到强国社区注册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京朝工商广字第0394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