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大學校訓中的“關鍵詞”:揭秘名校背后的故事

2017年09月06日20:52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原標題:大學校訓中的“關鍵詞”:揭秘名校背后的故事

  【文藝星青年按】校訓,是一所大學傳統與精神的集中體現,是薪火相傳的理念,也是激勵師生努力奮斗的精神依托。清華大學的“自強不息”﹔上海交大的“飲水思源”﹔浙江大學的“求是創新”……不同的校訓體現著每所高校不同的辦學理念和治學特色。

  校訓背后的故事和文學出處你知道嗎?今天,文藝星青年帶你看看大學校訓裡的“關鍵詞”,快來看看有你的母校嗎?

  關鍵詞:自強

  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校訓出處:《周易》

  背后的故事: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緣起於梁啟超先生在清華的一次演講。

  梁啟超對清華情有獨鐘,十分關注清華的辦學和學子的成長。1914年11月他到清華演講,以《周易》的兩個象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激勵學子,指出:君子自勵猶如天體之運行剛健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應見利而進,知難而退,而應重自勝擯私欲尚果毅,不屈不撓,見義勇為,不避艱險,自強不息﹔同時,君子應如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容載萬物,責己嚴,責人輕,以博大之襟懷,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會,促進我政治,以寬厚的道德,擔負起歷史重任。

  梁啟超慷慨激昂的演講深深激勵了清華學子,后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就成為清華校訓。

  東北大學:自強不息 知行合一

  背后的故事:

  張作霖於1923年組建了以興邦御侮為辦學初衷的東北大學。第一任校長王永江在首屆學生開學典禮上,針對當時年輕人浮華之氣日盛的情況,力誡他們不存虛浮僥幸心理,對學業實事求是,少說話、多做事,因此題寫“知行合一”四字校訓勉勵青年學子。

  1928年8月,張學良兼任東北大學第三任校長。他在東北大學對學生的講話中說:“我很希望諸君,要堅定了志向,各用自己之所學,全國學者都能如此,則中國自強矣。”自此,“自強不息、知行合一”便成為東北大學師生薪火相傳的精神信念與人生理想。

  關鍵詞:求是

  中國人民大學:實事求是

  校訓出處:《漢書·河間獻王劉德》

  背后的故事:1937年,中國人民大學的前身——陝北公學在抗日戰爭烽火中誕生,后來幾經輾轉,先后更名為華北聯合大學、北方大學和華北大學。在北方大學教職學員全體大會上,時任校長范文瀾提出,北方大學的辦學宗旨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校風即為“實事求是”。

  1992年6月15日,“實事求是”被正式確定為學校校訓,同時,鐫刻著“實事求是”四個大字的漢白玉巨石,也被矗立在了學校東門的正中。

  “實事求是”一詞出於《漢書·河間獻王劉德》,文中說劉德“修古好學,實事求是”。后來唐代學者顏師古將“實事求是”一詞解釋為“務得事務,每求真是也”,將其引申為一種值得提倡的務實求真的學風。

下一頁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