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砥礪奮進的五年:庄嚴的承諾 歷史的跨越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脫貧攻堅紀實【2】

2017年05月22日07:1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找准“窮根” 合力攻堅

——精准扶貧,精准脫貧,這是扶貧實踐的中國智慧,是世界減貧事業的中國貢獻

湖南省花垣縣排碧鄉十八洞村。走進村民楊秀富的農家小院,五張餐桌擺放整齊,冰櫃、碗櫃等物品一應俱全。游客們在這裡大快朵頤的同時,還能細細品味獨具特色的苗家美景。

“農家樂是去年1月份開的。”楊秀富笑呵呵地說。他之前養過羊,隨著村子裡游客越來越多,便開始“轉型”做起了農家樂,沒想到生意出奇的好。“去年最多的一天來了50位客人,要請鄉親們過來幫忙才行。”

楊秀富夫婦不會忘記,這個農家樂是在扶貧工作隊和村支兩委的幫助下建起來的。2016年,楊秀富一家收入達到4萬元,成了村裡根據自身情況精准脫貧的典型。

產業興村、旅游興村全面發力,由深度貧困村到136戶貧困戶全部脫貧摘帽,十八洞村氣象一新。

3年多前,習近平總書記翻山越嶺來到這個貧困村,走進多個低保戶、特困戶家,仔細了解村民的生產生活情況,提出了“精准扶貧”理念,成為扶貧工作的基本方略。

為什麼講要精准扶貧?習近平總書記形象地指出,“手榴彈炸跳蚤”是不行的。抓扶貧切忌喊大口號,也不要定那些好高騖遠的目標,要一件事一件事做。

2015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召開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時強調,要“做到對症下藥、精准滴灌、靶向治療,不搞大水漫灌、走馬觀花、大而化之”。

當中國全面吹響脫貧攻堅戰的號角時,這一理念上升到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基本方略,對農村扶貧開發的瞄准機制、扶貧手段、組織體制等都產生了決定性影響。

對精准脫貧、摘掉窮帽子,習近平總書記具體提出了四點要求:

——設定時間表,實現有序退出,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

——留出緩沖期,在一定時間內實行摘帽不摘政策。

——實行嚴格評估,按照摘帽標准驗收。

——實行逐戶銷號,做到脫貧到人,脫沒脫貧要同群眾一起算賬,要群眾認賬。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與人大代表討論時再度強調,當前脫貧工作,關鍵要精准發力,向基層聚焦聚力,有的需要下一番“繡花”功夫。

從精准扶貧到精准脫貧,重在提高脫貧攻堅成效,關鍵是找准路子、構建好的體制機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實招、在精准推進上下實功、在精准落地上見實效。

——解決好“扶持誰”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確保把真正的貧困人口弄清楚,把貧困人口、貧困程度、致貧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戶施策、因人施策。

2014年4月至10月,全國扶貧系統組織了80萬人進村入戶,共識別12.8萬個貧困村、8962萬貧困人口,建檔立卡、錄入信息,實行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把真正需要扶貧的人扶起來。

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全國扶貧系統又動員了近200萬人開展建檔立卡“回頭看”,補錄貧困人口807萬,剔除識別不准人口929萬,識別精准度進一步提高,精確鎖定了脫貧攻堅的主戰場。

不久前,國務院扶貧辦組織各地對2016年脫貧真實性開展自查自糾,245萬標注脫貧人口重新回退為貧困人口。建檔立卡使我國貧困數據第一次實現了到村到戶到人。

各地還總結出諸如“先看房,次看糧,再看學生郎,四看技能強不強,五看有沒有殘疾重病躺在床”等評定程序,讓扶貧工作更具操作性。

——解決好“誰來扶”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形成中央統籌、省(自治區、直轄市)負總責、市(地)縣抓落實的扶貧開發工作機制,做到分工明確、責任清晰、任務到人、考核到位。

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在黨,在黨的各級干部。

2016年10月,中辦、國辦印發《脫貧攻堅責任制實施辦法》,從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落實、合力攻堅、獎懲等方面對落實脫貧攻堅責任制全面作出安排部署。務實有效的扶貧管理體制安排,讓黨中央決策部署有效傳導到最末梢的基層干部。

為確保脫貧成效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黨中央明確要求實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制度。2015年,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首次組織開展了對省級黨委和政府扶貧工作成效的試考核,根據試考核情況對中西部20個省份開展了督查,對2個省份開展了巡查。

今年元旦后,又組織開展了2016年省級黨委和政府扶貧工作成效正式考核。476名司處級干部組成交叉考核工作組分赴各地,對22個省份的2016年脫貧攻堅成效進行綜合分析。

為了使脫貧成效更客觀真實,今年1月,有關機構組織了1756名評估人員,對15000個建檔立卡貧困戶和6600個脫貧戶開展第三方評估。

——解決好“怎麼扶”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按照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具體情況,實施“五個一批”工程: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

這是精准施策、全方位出擊的基本戰術。

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金融扶貧、生態扶貧、電商扶貧、光伏扶貧……在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基本方略的統領下,社會各界、各行各業的力量都動員起來了,因地制宜因人而異採用多種手段,一系列脫貧創新實踐正在各地蓬勃開展,眾人拾柴匯聚起澎湃的“巨能量”。

在精准扶貧實踐中,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承擔了重要使命。在東部地區支援西部地區20周年的重要節點上,2016年7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銀川主持召開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大戰略,是加強區域合作、優化產業布局、拓展對內對外開放新空間的大布局,是實現先富幫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大舉措。

此后,東西部扶貧協作向縱深推進,東部發達地區267個經濟較強縣市區結對幫扶西部地區406個貧困縣,並實現對30個民族自治州全覆蓋,增強了扶貧的針對性有效性。

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實施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成效。去年我國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240萬人,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連續第四年減貧超過1000萬人。

面對中國反貧困的巨大成就,全球為之矚目和贊嘆。

不久前,在意大利羅馬舉行的全球減貧伙伴研討會上,來自世界銀行、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農發基金等國際機構的代表認為,中國精准扶貧的理論和實踐表明,良好的政治願景、科學的扶貧戰略、適宜的政策措施,實現整體脫貧是完全可能的。中國的成功實踐,對推進世界減貧事業具有重要啟示。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砥礪奮進的五年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