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一個偉大的民族需要英雄來奠基【3】

2015年09月10日10:17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一個偉大的民族需要英雄來奠基

新的征程,更需傳遞亙古不變的英雄信仰

一部中國抗戰史,就是這樣在中華兒女不斷前進、創新和犧牲精神的鼓舞下書寫而成,而體現這種精神的,就是那些跨越時空光芒四射的英雄星座。英雄需要后人銘記,更需要后人給予崇高的敬意。

最近一段時間,網上出現了與紀念抗戰英雄格格不入的事情,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打著“解讀歷史真相”的旗號,無所顧忌地向英雄身上潑臟水。他們絞盡腦汁地編造各種謠言段子消解英雄精神,以戲說、“披露真相”、“科學分析”扭曲英烈形象,試圖用歷史虛無主義徹底否定抗戰乃至各個時期的英模,讓這些為了國家和民族拋頭顱、洒熱血的革命先烈英名受損。

英雄報國不惜命,何曾慮及身后名。8年抗戰,中國軍民傷亡約3500萬,他們中既有左權、張自忠這樣赫赫有名的將帥,也有小兵張嘎、放牛娃王二小、歸國華僑李林這樣的平民英雄,更有無數或鏖戰沙場、或昂首刑場,卻從未苟且偷生的無名英雄。面對窮凶極惡的侵略者,英雄們“激昂大義,蹈死不顧”,又怎能容許跳梁小丑們刻意地抹黑和質疑?

人們不會忘記,“狼牙山五壯士”在反掃蕩中為掩護大部隊和老百姓轉移,把敵人引上狼牙山,他們在手榴彈、子彈打光消滅50多個敵人后,寧死不屈,縱身跳下了懸崖。人們也不會忘記,那位讓日寇膽戰心寒的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不幸在反掃蕩中壯烈殉國。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英雄卻不知敬重愛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郁達夫在紀念魯迅先生大會上講過的話,至今仍然振聾發聵、讓人深省。一個偉大的民族需要英雄來奠基﹔同樣,英雄更需要國家和人民的祭奠來弘揚其不朽的主義和精神。

在“狼牙山五壯士連”,這支英雄生前所在的部隊,至今仍堅持著一項儀式:英雄呼點。當指導員依次點出五壯士的名字,全連戰士就以排山倒海的氣勢齊聲喊“到”。正是這種英雄主義、英雄精神,讓人民軍隊一次次挽狂瀾於既倒,歷盡苦難而輝煌。

在黑龍江林口縣,“八女投江”一幕的發生地,一座紀念館拔地而起,8位女戰士的塑像一字排開,“八女英魂,光照千秋”,英雄主義的情懷,就像天上的星座,映照著這片土地,引領著這裡的人民奮勇殺敵:林口縣176個行政村,全部都是老區村。

回顧歷史,英雄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脊梁﹔放眼未來,英雄是指引方向的精神信仰。英雄不朽,人民萬歲!面對大地蒼穹和紀念碑,我們需要這樣的尊敬、神聖和嚴肅,旗幟鮮明、理直氣壯地在這個價值多元的年代,傳遞亙古不變的英雄信仰。

(陸學東 作者系清華大學副教授)

(《解放軍報》2015年09月10日 09版)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