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依法治國的表率也做以德治國的表率——訪長安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院長劉吉發
法無授權不可違,法已授權必須為,法律授權必有責。縣委書記不但要有戰略思維、現代意識,還要有更高的思想境界、道德素質和法治能力,無規范的權利、無限制的權利、無監督的權利是很容易走向腐敗的。對縣委書記手中的權力要實行包括司法、群眾和輿論在內的全面監督,防止縣委書記權力運行的偏頗。
記者:您如何理解縣委書記“官不大而責任重大”?
劉吉發:以十八大為界線,我國已經由發展型立國走向治理型立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必然導致社會要素日益增多、社會結構日益復雜、社會關系日益分化,在這個背景下,發展過程中必然會積累一些社會問題,比如,權力運行機制問題、制度化建設問題、貧富差距問題、利益集團的利益固化問題等等,這些問題已經沉澱到社會結構的深層,必須進行深層的治理。縣委書記在中國治理結構裡面處於社會治理基礎層面的核心位置,在全面依法治國正在推進過程之中,權力的劃分尚不完全明確的情況下,縣委書記在權力劃分、權力監禁、權力整合、權力運行的過程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
記者:對於習總書記提出的要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您怎麼看?
劉吉發:縣委書記應該是依法治國的表率,也應是以德治國的表率。中國的傳統文化裡既有法治的文化基因,也有德治的文化基因,中國自古以來的選官標准始終注重於德治。在目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背景下,需要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結合起來。焦裕祿任蘭考縣委書記時,正值該縣遭受嚴重的內澇、風沙、鹽鹼三害,他堅持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的領導工作方法,同全縣干部和群眾一起,與深重的自然災害進行頑強斗爭,努力改變蘭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舊忍著劇痛,堅持工作,毫無私利,表現出了偉大的人格力量,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鑄就了親民愛民、艱苦奮斗、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為縣委書記樹立了好的榜樣,我認為這應該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倡導要做焦裕祿式縣委書記的出發點。
記者:怎樣對縣委書記的權力進行全面監督?
劉吉發:法無授權不可違,法已授權必須為,法律授權必有責。縣委書記作為當地的主要父母官,不但要有戰略思維、現代意識,還要有更高的思想境界、道德素質和法治能力,這樣才能全面推進縣域經濟、縣域社會、縣域文化的發展。無規范的權力、無限制的權力、無監督的權力很容易走向腐敗。對縣委書記手中的權力要實行包括司法、群眾和輿論的全面監督,防止縣委書記權力運行的偏頗,這種糾偏機制是制約縣委書記有權不再任性的關鍵,也是確保縣委書記的權力能夠正確的使用和發揮、避免其走向偏離的重要保証,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背景下,如何從頂層設計的角度,建立起對縣委書記手中權力的全面監督體制,是亟須破解的一個時代課題。
記者:目前,很多縣委書記抱怨他們的時間很不夠用,每天置身於繁忙的工作,甚至無暇顧及家庭。您怎麼看?
劉吉發:在我看來,這不應該是一個正常狀態。這就是涉及職責的分工問題。縣委書記作為指揮員,應從瑣碎的工作中超脫出來,將主要精力放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宏觀戰略目標和戰略決策的制定上。這就需要構建縣委書記權力運行的新常態,把戰術留給別人,戰略留給自己,這樣才能發揮整個領導班子的積極效能、發揮每一個角色的作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