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異地安置退休人員有望2016年全面實現跨省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

醫保“漫游”不遠啦

2014年12月25日08:57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醫保“漫游”不遠啦

跨省異地就醫費用直接結算的重點人群是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以退休后隨遷老人為主,他們普遍年齡大、醫療負擔重,長期不返回參保地。意見的出台有助於解決他們異地就醫報銷時“跑腿”和“墊支”問題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衛生計生委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明年將基本實現地市和省(區、市)范圍內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的直接結算,2016年將全面實現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

目標已明確,步伐將如何走?《經濟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醫療保險司負責人。

該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國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目前,已有27個省份建立了省內異地就醫結算平台,其中有22個省份基本實現了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一些地方通過點對點聯網結算、委托協作等辦法,進行了跨省異地就醫的探索。

然而,從全國范圍來看,異地就醫結算工作推進中依然存在不少問題。比如,部分地方尚未實現市級統籌,市域范圍內還未做到直接結算﹔省內異地就醫結算尚不規范﹔跨省異地就醫結算缺少頂層設計和協調。此外,還存在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費用結算存在手續復雜、墊付壓力大等問題。

為此,意見提出分層次解決異地就醫問題,主要思路包括:一是完善市級統籌。要求以全面實現市域范圍內醫療費用直接結算為目標,做到基金預算、籌資待遇政策、就醫管理的統一和信息系統的一體化銜接,努力做到“同城無異地”。二是規范省內異地就醫。各省份要建立完善省級異地就醫平台,通過平台開展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建立統一的醫保技術標准庫,規范異地就醫結算辦法和經辦流程。三是跨省醫療費用結算管理。探索建立國家級異地就醫結算平台,逐步實現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並做好異地轉診、異地急診人群的就醫管理。

考慮到當前我國醫療資源配置還很不平衡,分級診療模式尚未建立,醫保基金支撐能力也比較有限,解決異地就醫問題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應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充分利用各級資源,避免因過分強調就醫和結算的便利性而加劇就醫人員向大城市、大醫院過度集中,導致醫療費用過快增長,影響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最終影響廣大參保人員醫療保障待遇。

意見提出,跨省異地就醫費用直接結算的重點人群是異地安置退休人員,那麼哪類人群屬於這一范圍?把這部分人員作為重點是出於怎樣的考慮?該負責人表示,異地安置退休人員是指按照戶籍政策取得居住地戶籍的長期居外退休人員,主要是退休后隨子女居住的老人。他們普遍年齡大、醫療負擔重,長期不返回參保地,異地就醫報銷時的“跑腿”和“墊支”問題對他們的影響最大,因此對異地就醫費用直接結算的需求最為迫切。同時,這部分人群界限相對比較清晰,也有利於跨省異地就醫工作的穩妥起步。因此,意見明確以這部分人群作為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重點人群。

由於目前醫療保險信息系統還不完善、技術標准尚不統一,為了便於直接結算,意見對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規定了一些特殊政策,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支付范圍原則上可以執行居住地的“三目錄”范圍。這有利於異地安置退休人員居住地的醫生根據平時習慣給異地安置退休人員診治,也有利於避免因支付范圍不同而增加參保人員負擔。二是支付比例執行參保地本地就醫的支付比例,不執行轉外就醫支付比例。三是經本人申請,異地安置退休人員個人賬戶資金可以劃轉給個人,供門診就醫、購藥時使用。

下一步,結合戶籍和居住証制度改革的推進,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探索將其他跨省異地居住人員納入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范圍,為廣大參保人員提供更好的醫保結算服務。(記者 韓秉志)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楊麗娜)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