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老班長“ 請辭” 的冷思考

——南京軍區某海防團“老士官不願當班長” 現象調查

2014年12月22日09:22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老班長“ 請辭” 的冷思考

“我的老班長,你現在過得怎麼樣……”曾幾何時,這首膾炙人口的《老班長》唱遍了大江南北、軍營內外,唱出了官兵心聲,讓無數人流下動情的淚水。

班長,一個平凡而偉大的崗位﹔老班長,一個讓人心生敬意的稱謂。然而,記者在採訪中卻發現,有些老士官並不願當班長,這是何故?12月上旬,記者走進南京軍區某海防團一探究竟。

辭職風波:老班長要求“退居二線”

上半年,該團二連上士班長李杰向連隊黨支部遞交了一封“辭職信”:正式申請辭去班長職務。

李杰是團裡的名人,多次在軍事比武中摘金奪銀,被評為“優秀帶兵骨干”和“軍事訓練尖子”,並曾兩次榮立三等功。

這麼優秀的士官為啥不願當班長?未等團領導弄清個中原由,其他連隊又有兩名中士班長提出“讓賢”,理由驚人的一致:該磨煉的都磨煉了,該收獲的也收獲了﹔願意把“軍中之母”的崗位讓給年輕士官,讓他們有更大的成長空間。

班長是“兵頭將尾”,崗位光榮,責任重大。3名老班長相繼請辭的背后,是否還有沒說出口的原因?還有多少老班長想要“退居二線”?團政委魏然決定親自出馬探探底。

“以前,兵齡越長的班長發揮作用越明顯﹔現在,不少中士以上班長有過‘退居二線’的想法。”調查中,營連干部直言不諱:目前基層班長崗位,由中士以上士官擔任的約佔四分之一,半數老士官表示更願意干“純技術活”。

“想當年,多少熱血青年帶著當班長的美好願望步入軍營﹔現如今,班長這一崗位咋變成了老士官眼裡的‘雞肋’?”這一問號久久縈繞在團黨委一班人的腦海中。

條分縷析:當班長意願不強為哪般

調查顯示,對於老班長請辭,官兵意見大致分成兩派:有人認為,隨著士官制度改革不斷深入,連隊士官比例有所增加,當班長不再是老士官的專利,這有利於新生力量的成長﹔也有人認為,老士官帶兵經驗豐富,在戰士中有威信,對連隊建設思路清、拿得准,在班長崗位上更能發揮作用。

老班長們到底怎麼想?團領導與他們面對面,挖出了當班長意願不強背后的原因——

壓力太大缺激情。“現在的新戰士思想活躍、個性鮮明,帶起來費勁。班裡哪個戰士不小心冒個泡,班長就得承擔責任,搞不好還要受處分,確實‘壓力山大’。”四級軍士長胡志文的顧慮具有一定代表性。

后顧有憂難安心。該團中士以上士官多數已婚,不少人坦言:“當班長是件光榮的事,但自己已經成了家、有了孩子,家事多多少少要牽扯些精力。”還有老班長表示,不當班長可以騰出點時間學習軍地兩用知識,為退伍之后做點准備。

功成名就歇歇氣。“我已經入了黨、立了功,在班長崗位上干得再出色也無法提干,所以沒必要那麼拼了。再說班長崗位津貼隻有幾十塊錢,責任卻很重大。”個別班長的想法很現實:過一兩年船到碼頭車到站,自己也該歇歇了……

總結原因,團黨委“一班人”感到,老士官不願當班長的原因有很多,但少數人大局意識、奉獻意識、責任意識的弱化必須引起警覺,如果不及時糾正,必然影響基層建設發展。

多措並舉:激勵老兵再立新功

針對老士官的思想實際,該團多措並舉、綜合施策,想方設法讓班長崗位成為“香餑餑”,激勵老將再立新功。

思想糾偏。該團在班長中開展專題教育,講清“兵頭將尾”在基層建設和未來作戰中的重要作用,引導班長增強榮譽感和責任感。同時,利用局域網等平台組織討論,糾正“當班長付出與回報不成比例”等認識偏差,引導班長正確對待個人得失,自覺服從組織需要。

強化培訓。通過以會代訓、定期集訓、難題會診、經驗交流等形式,幫助班長提高帶兵能力﹔開設“班長講壇”,組織配合活動,為他們創造展現才能的平台﹔糾正遇事不征求班長意見、一竿子插到底等錯誤做法,旗幟鮮明地批評不服從班長管理的人和事。

真情關愛。定期安排心理咨詢師幫助班長舒緩心理壓力,推薦優秀班長參加上級組織的參觀療養等活動,為班長休假探親開通“綠色通道”,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家庭實際困難。

賞罰分明。推行班長履職情況量化管理,完善士官考評體系,讓干與不干不一樣、干好干差不一樣,獎勵不搞平衡照顧、論資排輩,營造“先進吃香、后進受罰”的濃厚氛圍。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讓老班長們干勁倍增,幾名老士官也主動收回了“辭呈”。俗話說,老將出馬,一個頂倆。不久前,3名班長帶領班裡成員在上級組織的軍事比武中斬獲2金1銀,為團隊爭得了榮譽。(記者 代 烽 通訊員 楊智瑞 陸 舟)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楊麗娜)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