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全心照顧盲兄45載不離不棄 一生都做哥哥的眼

2014年12月19日08:2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標題:全心照顧盲兄45載不離不棄 一生都做哥哥的眼

“你是我的眼,帶我領略四季的變換。

你是我的眼,帶我穿越擁擠的人潮。

你是我的眼,帶我閱讀浩瀚的書海……”

台灣盲人歌手蕭煌奇失明、復明再失明的坎坷人生經歷和發自心底的歌聲,震撼心靈。而在大慶,也有一對兄弟經歷過這樣的心路歷程。哥哥張永文4歲的時候因患麻疹持續高燒,從此再也看不到光明。然而幾十個春夏秋冬,哥哥總能准確地在人群中握住弟弟伸過來的手,“因為你是我的眼,讓我看見這世界就在我眼前”。

張永武出生在黑龍江雙城縣的一個小村子,1958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哈爾濱石油專科學校,成為村裡走出來的第一個大學生。大學畢業后,張永武被分配到了大慶油田,從一名普通技術員到勘探開發研究院的高級工程師,他被人們尊敬地喊為“老會戰”。他的哥哥張永文4歲的時候因患麻疹持續高燒,從此再也看不到光明。張永武結婚后,把年邁的母親和盲眼的哥哥從老家接到到大慶,一家五口擠住在八、九平米大的平房裡。為母親養老送終后,他全心照顧哥哥。整整一萬六千多個日日夜夜,哥哥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張永武都會親手安排。小到夾菜盛飯,大到看病求醫,冬天為哥哥置購棉服、夏天給哥哥鋪上涼席……四十五載,他牽著失明哥哥的手,用行動詮釋了血濃於水的手足情深。

張永武和哥哥最后的合影。資料圖片由黑龍江文明網提供。

1.替失明哥哥好好讀書 成為村裡第一個大學生

張永武七歲時,他的父親因病去世,撇下了母親和他們兄妹三人。剛上小學的張永武還不能體會生活的艱辛,淘氣的他經常會惹媽媽傷心。每當媽媽要管教他的時候,年長自己12歲的哥哥張永文就是他的保護神。直到有一天,他發現哥哥一個人拿著自己的書包一遍一遍摸索著,那神情讓他深深觸動。哥哥說:“咱倆的名字一文一武。你知道,我多想讀書嗎?我多想坐在教室裡嗎?可上學讀書對我來說,這輩子都做不到了。”哥哥用他那雙看不見的眼睛盯住張永武說,“爸走得早,咱媽就希望你能好好讀書,有出息,這樣咱家才有希望。弟弟,你一定要替哥哥好好讀書啊!”

哥哥的話,讓張永武一下子長大了。看著哥哥那張充滿期待的臉,他不再貪玩了,他開始努力學習。他知道,他的背后有媽媽的期待,還有哥哥的那雙眼睛。

哥哥的生活起居,張永武都要親自過問。資料圖片由大慶文明網提供。

1958年,張永武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哈爾濱石油專科學校,成為村裡走出來的第一個大學生。在接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一家人高興地抱在一起淚流滿面!

大學畢業后,張永武被分配到了大慶油田。從一名普通技術員到勘探開發研究院的高級工程師,張永武被人們尊敬地喊為“老會戰”。

2.悉心照顧年邁母親和盲眼哥哥 和大伯一起吃飯成孩子家規

1964年,張永武結婚了,第二年他們的大兒子出生了。多出的一口人,讓小兩口的日子陡然緊巴了起來。而這時,年邁的母親和盲眼的哥哥也從老家來到大慶,一家五口擠住在八、九平米大的平房裡。在糧食定量依靠供應的年代,四個大人僅靠他和妻子兩個人的口糧,勉勉強強維持一日三餐。

幾年后,張永武又有了老二和老三。一家7口人,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全靠張永武每月70元的工資。

1984年,彌留之際的母親,已經不能說話了,她盯著張永武的眼睛,用盡最后一點力氣拿起哥哥的手放在了張永武的手中。張永武眼含熱淚伏在媽媽的耳邊承諾:“媽,您放心,隻要有我的,就有我哥的。”

張永武經常手捧著哥哥的照片端詳。資料圖片由黑龍江文明網提供。

轉眼,母親離開30年了。張永武也年過七旬,連孫子都已經上了大學,而張永武一家和哥哥的生活卻一直沒變。不管房子多擁擠,一日三餐,總有一個固定的位子屬於哥哥。幾十年如一日,張永武和老伴總是把飯菜盛好,等孩子們把大伯扶到椅子上坐好,全家才一起吃飯,這幾乎成了不變的家規。逢年過節,孩子們總是搶著往大伯的碗裡夾菜,每逢家裡吃魚,孩子們都會細心地把魚刺挑揀出來再夾到大伯的碗裡,而一天當中的所有趣事也成了餐桌上最后一道主食。

1997年,單位分了新房子,為了哥哥,張永武和妻子主動要了一樓。老哥倆在樓下晒著太陽,談天說地、有說有笑的場面總是讓街坊鄰居羨慕不已。

3.兒子"接班"每周帶大伯洗澡 白發大伯成"時尚老頭"

45年,整整一萬六千多個日日夜夜,哥哥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張永武都會親手安排。小到夾菜盛飯,大到看病求醫,冬天為哥哥置購棉服、夏天給哥哥鋪上涼席……

張永文最愛聽收音機,尤其喜歡聽新聞,從早上6點中央台的整點新聞開始,不論大事小情他能聽上一整天。多少年來,晚飯后和哥哥一起討論國內外新聞,已經成為張永武和孩子們的必修課。每當滿頭白發的大伯側著頭以一種傾聽的神態和家人談論普京、奧巴馬,討論時政變化的時候,侄子們就會夸大伯博聞多識,是個“時尚老頭”。

整理報道他們兄弟手足情深的文字,張永武百感交集。資料圖片由黑龍江文明網提供。

張永文有一雙棉線襪子,侄子們戲稱是“千層底”。到了冬天,張永文就會拿出來穿,盡管有新襪子,可是他就是不肯扔,他說“自己縫的襪子暖和”。雖然眼睛看不到,但是張永文的針線活卻格外的好。換季的時候,張永文時常把兩個侄子的衣服拿過來,縫縫改改,竟然穿上也挺合身。張永文總說,衣服好好的,不要了多可惜。雖然現在日子好了,可也不能浪費了。家裡人拗不過他,隨他高興就好。

張永文是一個特別愛干淨的人,洗澡對於他來說是每個星期中最大的事,以往都是張永武陪著哥哥去,后來上了初中的大兒子自告奮勇地“接班”。每到周末,大侄子還沒到家,張永文就早早地把換洗衣物和洗漱用品准備好了。一聽到腳步聲,他就樂呵呵地喊:“走啊,大侄子,洗澡去。”走出浴池,看到大伯一臉陶醉的樣子,調皮的侄子總會問大伯“啥感覺”,張永文就會大聲說:“侄子孝順,我幸福啊。”多年以后,小侄子又當起了大伯的“小拐棍”,哥倆兒發現,其實和大伯一起洗澡,看著大伯幸福的表情,那才是一種幸福。

4."五好家庭"親情接力 虧欠老伴兒從未帶她去旅游

“沒有日出的絢麗,有我和你

沒有日月的輪轉,有家和你

芳華歲月,用愛鋪平滄桑

哥哥,我願意……”

這是孩子們為張永武和哥哥寫的。

在科技園小區,張永武一家是遠近聞名的“五好家庭”。一提到張大爺張大娘,所有人都豎起大拇指,說他倆都是頂呱呱的好人。張大爺卻說,其實哥哥對我影響很大。哥哥經常把新聞裡的信息轉播給我們,比如我國又有什麼福利政策了等等。哥哥常說,你在單位一定要好好干,一定要對得起共產黨,黨給了我們這麼好的生活,我們要學會知足和感恩。

想哥哥時張永武就悄悄站在窗前。資料圖片由黑龍江文明網提供。

轉身看看老伴兒,張永武說,倒是覺得虧欠老伴兒很多。當年新婚不久,妻子就爽快的接納了年邁的媽媽和盲眼的哥哥,這麼多年來,張永武從未和老伴兒出去旅游。張大娘趕緊說,說那些干啥, 都是一家人,都是應該做的。

愛,是親情的接力。在爸爸媽媽的影響下,孩子們從小就把大伯當成家裡一份子。女兒是大伯貼心的小棉襖,總給大伯添置新衣﹔兒子最懂大伯的心,上班第一個月的工資就給大伯買了收音機,一直買到第十幾個…﹔懂事兒的侄媳婦兒四處托人為大伯買來一塊盲人專用表。每天與弟弟外出散散步,晚上和孩子們聊聊新聞,張永文的生活簡單而快樂!

5.八旬盲兄安詳離世 從年少到白頭他為哥哥打開斑斕世界

生活就這樣幸福而平淡的進行,轉眼哥哥已經84歲了,張永武也已72歲了。照顧哥哥、陪伴哥哥,已經成為張永武的習慣,他從未想過有一天,哥哥會離他而去。

2013年9月,84歲卻一向身體結實的哥哥因腦出血住進醫院,第二天就走了。張永武很難接受這個事實。看到哥哥安詳如睡著的面容,看到大兒媳正在仔細的擦臉、擦身,讓大伯干干淨淨的上路,張永武拉著哥哥的手痛哭失聲,有這麼好的兒子兒媳,多希望哥哥再享幾年福啊!

80年黑暗中的生活,張永文渴望著光明。而弟弟張永武用他不離不棄的守候,為哥哥打開了一個色彩斑斕的溫暖世界。

哥哥2013年9月離去至今已經整整一年了。兩片樹葉還能說話,他和哥哥已經不能一起到這兒散步了。資料圖片由黑龍江文明網提供。

手足情深、血脈相連,他牽著失明哥哥的手,從年少到白頭,不離不棄,四十五載悠悠歲月,他用行動詮釋了血濃於水的至深親情,他,是孝悌之道的榜樣!

網友們紛紛點贊說:“多麼令人羨慕的一對兄弟!弟弟陪哥哥,相扶相攙走過歲月,領略四季的變換,閱讀浩瀚的書海,穿越擁擠的人潮……這是人世間最美的圖畫,最真實最質朴最感人的一段人倫佳話。在這個家庭裡,哥哥友愛弟弟,弟弟禮敬哥哥,孩子們孝敬長輩爭先恐后,孝悌家風代代傳承,一家人其樂融融……這就是我們理想中的家庭!”

(本網根據《中國好人榜:張永武》、《張永武:哥哥 我願做你的眼》、《好弟弟張永武45年照顧盲哥哥 一生願做哥哥的眼》等稿件綜合,感謝中國文明網聯盟黑龍江站、大慶站提供素材。)

編輯點評

從知道到懂得,從懂得到踐行,才是真正讓我們的價值觀入腦入心的過程。張永武老人用一生的堅守來踐行大愛,用普普通通而又真真切切的行動為我們演繹了孝老愛親的真諦。他不僅踐行著信念,播撒著愛心,更重要的是,他無聲的教育潛移默化影響著自己的下一代。這種大愛不僅要踐行,更需要傳承。而我們的文化與價值觀,正因代代相傳,才生生不息。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