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強
今年5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辦工作時提出了“堅持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堅持高度自覺的大局意識、堅持極端負責的工作作風、堅持無怨無悔的奉獻精神、堅持廉潔自律的道德操守”的“五個堅持”要求。“五個堅持”是黨辦干部的行為准則,對加強各級黨辦機關作風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們要深學、細研、篤行、嚴律,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牢固樹立對黨絕對忠誠的意識,提升服務大局的自覺性,大力改進作風,倡導無私奉獻的精神,樹立起勤政廉潔的形象,激情滿懷擁抱黨辦工作新春天。
一是忠誠為先。忠誠是我們的民族美德,也是黨員干部的首要品質,是做人之本,立事之根。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解釋“忠”時這樣說道:“忠,敬也,從心。”忠,就是對事物懷有崇敬之心和審慎虔誠的態度,表現為一以貫之的行為。“誠,信也,從言”。誠,就是真心實意,說話算數,言行一致。孔子推崇“言而有信”,把說話算數、求真務實看成立身行事的根本。忠誠是一種良好的品格,是一種人生的義務,也是一個人對外的品牌。現在不少國家的政府官員在任職時,都必須進行忠誠宣誓,就是明証。中共黨員入黨誓詞中有“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等內容,可見黨員干部必須修煉這種品格,盡好這種義務,樹好自己的品牌。黨委辦公廳(室)“三服務”的核心是忠誠服務,講政治是工作的靈魂,是黨委辦公室干部的“立身之本”。黨委辦公廳(室)干部應該忠誠於黨,忠誠於黨和人民的事業。有堅強的黨性意識和黨性觀念,時刻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善於從政治上觀察和處理問題,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中央的工作部署,體現出忠誠堅定的政治品格。
二是大局為懷。要樹立大局意識,以全局的站位、前瞻的思維、寬廣的眼界,時刻關注中央的新部署,圍繞省委的新舉措,貼緊領導的新思路,謀劃在前、思慮在先。要善於思考,想全局的事,想職責范圍內的事,想一件事的全過程。想全局的事,以大局為重能夠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遠一些,想得更深一些。想職責范圍內的事,把握問題會更全面一些,更周到一些。想一件事的全過程,則有利於把正在做的事情,做得更主動一些,更有條理一些,更圓滿一些。圍繞服務大局,表現在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發生沖突時,以大局為重,必要時顧“大家”舍“小家”﹔表現在個人與組織的關系處理上,應該遵守我們黨“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全黨服從中央”的組織原則。黨委辦公廳(室)做好“三服務”是主要工作,關鍵就是要通過這個工作平台與廣大人民群眾建立感情、加深感情,使服務過程變成培育感情的過程、改進作風的過程。在個人與同志的關系處理上,應該是對每一個同志在工作、生活上多一些理解、信任和支持,多一點寬容大度,相互體諒,相互謙讓。要把維護群眾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調查研究,努力把握規律性,圍繞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多聽、多看、多研究,尋求解決問題的良策,增強工作的預見性,提高工作效能。當然,在服務中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矛盾和問題,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做好溝通工作,妥善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防止因工作方式方法不當激化矛盾,影響團結穩定的大好局面。
三是盡責正風。責任意識在中華文化中是一種很高的精神境界,帶有濃厚的道德理想成分。中華民族的不斷繁榮昌盛與華夏兒女所具有的恪盡職守的責任意識分不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責任意識已成為中華民族自立自強的精神支柱。理學大師張載的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就是對這種責任意識的高度概括。“身在兵位,胸為帥謀。”黨委辦公廳(室)工作很多時間是近距離面對領導,擔任著“參謀部”、“指揮部”和“后勤部”多種角色,工作無小事,責任重大,這對黨委辦公廳(室)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眼光要遠、境界要高、心胸要寬、心態要平、作風要實、能力要強、方法要多,而且工作要體現盡責盡心,勇於擔當(擔當責任、擔當能力、擔當作風)。在實際工作中要努力做到“三個心”。要用心,兢兢業業、刻苦鑽研,把工作當事業來做:積極發揮主動性、能動性,思維要始終隨著領導思路變化、工作重心轉移而主動跟進、貼進、推進。要貼心,將心比心,把別人當自己來待:多看、多學別人長處,多反省、多校正自己的短處,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常以一顆平常心約束自己。要細心,精益求精,注重抓細節: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嚴格認真,切記“細節決定成敗”的道理,嚴謹、細致、周到地辦每一件事。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勢下,還要有改革創新的意識,在實際工作中與時俱進,善於應變求新,不斷提高綜合素養,升華思想境界、工作境界和行為境界。隻有這樣,才能樹立好的風氣,真正達到既做好人又做好事的更高標准。
四是無私奉獻。“奉獻”一詞由來已久。奉,《辭海》中解釋為“捧”、“進獻”。獻,《現代漢語詞典》裡解釋為“恭敬庄嚴地送”。可見,“奉獻精神”是指為社會、國家、民族不計名利,無怨無悔、努力貢獻的精神,其本質是對社會、國家和民族的忠誠,是一種發自內心、主動的貢獻精神。奉獻的標准隻有一個:就是行為對他人、對集體、對國家有益,而且益處大於奉獻者所追求的回報。奉獻是一種幸福,奉獻是創造價值。奉獻精神還分為三個層次:助人為樂是第一層次,愛崗敬業是第二層次,無私奉獻是第三層次(最高層次)。習總書記倡導的無怨無悔奉獻精神對黨辦干部而言,是由對黨委辦公廳(室)事業發自內心的熱愛和崇敬而產生的不吝付出、不追求回報的一種自覺、主動的精神。奉獻就是克己奉公、服務社會,助人為樂、造福於人類,是積極自覺地為社會做貢獻,它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本質特征。滴水不止可匯江河,滴水清瑩可映光輝。黨委辦公廳(室)工作很多時候表現為日日夜夜、平平淡淡,勤勤懇懇、默默無聞也是奉獻精神的一種寫照,要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對工作自覺做到兢兢業業,潛心磨礪,先憂后樂,有一分熱,發一分光,以“老黃牛”精神,為黨的事業的興旺發達貢獻力量。發揚奉獻精神,要有默默奉獻的“平常心”:以一顆平常心,以超乎常人的吃苦耐勞的毅力,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誘惑,守得住清貧,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發揚奉獻精神,要有極端負責孜孜以求的“事業心”:責任心要重,事業心要強,不被艱難所困,不被曲折所服,以服務大局、服務人民為己任,自強不息,開拓進取,干實實在在的“事”,謀轟轟烈烈的“業”。按照中央和省委改革創新的要求,以求真務實作風推進各項工作,多干打基礎、利長遠的事。發揚奉獻精神,要有嚴謹認真的“細致心”:做一個細心之人,心細之人,干工作,辦事情,心細如針,慎之又慎,力爭把每一件事考慮得更周全,處理得更妥善。
五是嚴謹立德。重德,是黨員干部涵養品行的根本。“正風”當以重德。黨委辦公廳(室)是一個地方和單位的核心部門,是“前哨”“后院”。辦公廳(室)干部貼近領導,性質特殊,位置突出,很容易成為各方面關注拉攏的目標。在新時期各種誘惑面前,黨員干部尤其需要嚴字當頭,謹慎從事,以道德、官德、政德為內容,加強自身修養,廉潔自律,從而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和操行品德。習近平總書記最近在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提出黨員干部“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的“三嚴三實”要求。嚴,就是嚴格要求、嚴格標准﹔謹,就是要謹慎細致,慎獨、慎言、慎微。比如,辦公室在具體的工作中接觸領導、參加重要會議的機會比較多,這就要求黨委辦公室干部一定要嚴守保密紀律,做到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傳的不傳﹔不打著領導的旗號謀私利,不挾權位以自重,處處維護領導班子的形象和團結,時時確保黨委工作高效、有序、健康運轉,這就是政治上忠誠可靠、品格上忠誠立德的具體體現。同時,辦公室干部的世界觀、人生觀、榮辱觀,以及行為、修養所反映出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和綜合素質,事關工作、事關大局、事關形象,群眾關注、基層關注、機關關注、領導也關注。因此,作為機關“前哨”“后院”的一員,必須在以德立身的同時,努力發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業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實上,要把維護群眾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注重從實際出發,干工作不走形式,不搞花架子,做到行德政、辦德事、倡德風、興德業,以好學之風、清廉之風、文明之風,正黨風、促政風、帶民風,形成全黨、全社會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良好局面,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形成全黨、全社會風正氣順、人和業興的良好局面,以良好的道德作風,成就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
(《海峽通訊》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 |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