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盤點“新兵季”:你的成長我們看得見

——南京軍區某集團軍3名新兵的成長報告

2014年12月10日09:23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盤點“新兵季”:你的成長我們看得見

上圖:接過班長的槍。童祖靜攝

寫在前面

新兵連無疑是令每名軍人終生難忘的。隨著新訓工作臨近尾聲,又一批新戰友就要下連了。回顧“兵之初”,他們經歷了什麼,又收獲了什麼?

士兵和軍營,是一對雙向互動、雙向饋贈的“並蒂花”。新兵下連前夕,記者走進南京軍區某集團軍新兵營,聆聽一個個新戰士講述成長的故事,其中既有收獲榮譽和進步的喜悅,也有經歷挫折的困惑﹔既有對軍營生活的深入理解,也有對軍人責任擔當的領悟……採訪中記者把新戰友們在成長中的感悟和思考,一次次彌足珍貴的成熟與進步,一一盤點梳理出來,“編織”成“思想錦囊”,獻給即將踏上軍旅生涯“第二起跑線”的新戰友們。

成長主題詞 蛻變

新兵宋壘:從“海歸”青年到新兵“明星”

“百分百是個‘好苗子’!”一提起宋壘,某旅新兵班班長王雲龍一邊指著新兵連門口的“龍虎榜”一邊贊不絕口。可在3個月前,王雲龍第一次接觸宋壘時,卻充滿質疑的目光——

猶如“百寶箱”一般的行囊,家族資產總額達10多億元,15歲出國讀書……王雲龍坐不住了,當晚便找連隊干部匯報:宋壘家庭背景特殊、經歷復雜,這個兵怕是不好帶。

王班長的判斷果然應驗了。第二天宋壘問班長:為啥打電話隻能在固定時間?為什麼從早到晚的行動都是統一安排?訓練場宋壘更是接連“拖后腿”:新兵班組織“單兵綜合素質對抗”,宋壘在杠上“挂葫蘆”兩腿亂蹬竟一個也拉不上去,急得大伙直跺腳。

弱鳥先飛。一天早上,王雲龍聽到床頭傳來一陣急促喘息聲。睜眼一看,原來宋壘正鼓著腮幫在做俯臥撐。此后王雲龍一連觀察好幾天,發現宋壘還真跟自己“較上勁”:午休時間拿著背包繩捆住臂膀練投彈動作,睡前綁著沙袋練跑步……

一個月后,宋壘交出一份“3公裡跑12分43秒、投彈42米、單杠引體向上11個”的成績單,總成績從新兵大隊成績墊底一舉挺進前三。一次,新兵大隊挑選尖子進行3公裡比武,帶病參加的宋壘咬緊牙關最終奪得第3名。走下訓練場時,幾近虛脫的宋壘被10多名戰友歡呼雀躍齊力抬起……

宋壘的變化還不止於此。上個月,新兵大隊到超市採購物品,營業員向領導介紹:這個兵兩個月來很少購物,沒買過一次零食﹔休息時間,當其他戰友忙著休閑娛樂時,他卻忙著練習書法、背誦烈士詩選和戰斗詩詞……

新兵授銜儀式上,大伙民主投票推選新兵代表宣誓,高票當選的宋壘在儀式上的發言,再一次觸動官兵心靈:“通過三個月的新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拼搏是青春的印記,汗水是最好的洗禮,我要用汗水讓夢想落地,在踐行強軍目標中無悔於我們的青春……”

成長主題詞 追夢

新兵洛絨次稱:從“水土不服”到“華麗轉身”

3個月前,來自四川甘孜的40名藏族新兵剛跨入某旅營門時,立即成為官兵關注的焦點——這是該旅組建50多年迎來的首批藏族新兵,其中皮膚黝黑、高大威武的“康巴漢子”洛絨次稱尤為引人關注。然而新訓開始一周后,班長周亞偉發現,洛絨次稱在漢字書寫和用普通話與戰友溝通上存在困難,飲食等生活習慣上也有些不適應……

“要讓少數民族新戰士在部隊找到追夢的坐標、圓夢的舞台!”為此,該旅新兵連為藏族戰士專門購買青稞等食品開設民族餐桌﹔此外,還為洛絨次稱買來《新華字典》,連隊干部手把手教他練發音寫漢字,單獨為他批注修改教育筆記。連隊還開設“民族交流角”,利用周末時間開辦民族風俗大講堂,洛絨次稱成為首位上台講課的新兵教員。他結合家鄉發展變遷宣講黨和國家的民族和富民政策,既搞活了新兵思想政治教育,又增添了少數民族戰士的成長自信。

悉心幫帶、跟蹤培養、真情關愛……一個月下來,洛絨次稱不僅能夠完整記錄教育筆記,還蟬聯新兵戰術基礎、3公裡越野等多個軍事訓練課目的冠軍,被新兵營評選為“優秀新兵”。12月上旬,在新兵營召開總結表彰大會現場,洛絨次稱代表藏族戰友向新兵班長周亞偉和指導員陳樓贈送哈達。

記者請洛絨次稱回顧總結新兵營這段成長經歷時,他感慨良多:在同批新戰友裡面,說困難可能沒人比我多﹔論資質可能沒人比我弱……但是我相信,隻要有敢於磨練的勇氣,就能成就有意義的、精彩的,甚至輝煌的人生。

成長主題詞 融入

新兵黃禮贊:爭取“新學歷”,實現“新建樹”

在某旅新兵大隊裡,22歲的黃禮贊身上有一連串的耀眼“光環”:通過國家司法考試拿下法律職業資格証、考取福建農林大學法學學士學位、高分通過福建漳平市檢察院公務員考試……一談起他,戰友無不豎起大拇指:“寧可放下‘鐵飯碗’攜筆從戎,是基層建設急需的人才!”

對此,黃禮贊卻很冷靜,他在日記中寫道:“對人生影響最大的兩個地方,一個是大學,一個就是部隊,但是光環隻屬於過去,在綠色軍營這個第二課堂裡,我要爭取‘新學歷’、實現‘新建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召開后不久,新兵大隊組織專題輔導課,黃禮贊主動請纓登台授課。白天他和戰友們一樣訓練,夜晚就鑽進連隊圖書室緊張備課。

“依法治軍,要打好推廣普及軍事法律文化這個基礎……”一周后,黃禮贊以《說說我們身邊的“法”》為題,登台為近千名新戰友授課,“以案說法”的授課形式,贏得官兵一致稱贊和好評。

發揮專業特長,積極融入軍營,讓黃禮贊找到施展才華、建功軍營的舞台。為了方便新戰友們學習法律知識,新兵大隊還利用周末時間開辦“法制講堂”,至今黃禮贊已登台授課多次。此外,黃禮贊還利用法律專業知識幫助戰友解決家庭涉法問題。一次,黃禮贊在與一名戰友聊天時得知,這名戰友的母親在工廠上班出現工傷,到醫院治療后又出現醫療事故導致傷情加重。事情發生后,當這名戰友的父親提出醫療費等損失索賠時,工廠和醫院卻來回“踢皮球”不承擔責任。當晚,黃禮贊與這名戰友的母親取得聯系,鼓勵她通過法律途徑去解決,並與幾名入伍前的同行商量,迅速拿出一份詳細的申訴材料,通過部隊維權網絡協調解決。幾天后,這名戰友接到母親的電話,得知醫療費賠償一事取得突破性進展,訓練起來也勁頭更足了。

新兵下連前,各級機關先后給新兵連打來多個電話,征求連隊干部意見,想把黃禮贊調入機關工作,但黃禮贊卻另有打算——他向黨支部遞交了申請書,表達了自己的堅定意願:到基層戰斗班排工作,繼續發揮專業特長,幫助戰友化解后顧之憂,有更多精力投身強軍實踐。

“高學歷士兵有‘光環’,一說是大學生新兵,領導、戰友多少都要對我們高看一眼,但這也頂多增加個‘首因效應’。”談起自己燒好“三把火”的經歷,黃禮贊深有感觸地說:“高學歷士兵的高素質,隻有與部隊崗位需求無縫對接,做到真正融入軍營才能實現人生價值。”(張 捷 記者 朱達 特約記者 李 勇)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楊麗娜)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