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書記羅志軍7日上午到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調研。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核心戰略,以體制機制創新促進科技創新,讓創新成為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成立於去年12月的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是我省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槍”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試驗田”。一年來,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在體制機制創新上下大力氣,以產業應用技術研究開發為重點,以構建技術創新的市場導向機制為基本方向,堅持課題來自市場需求,成果交由市場檢驗,績效通過市場評估,財政支持由市場決定,高效運作,布局全省,已形成涵蓋新材料、電子信息、能源環保等領域的17家專業性研究所。
在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研發成果展示大廳裡,羅志軍與科研人員對話交流,詳細了解項目研發情況。在全球首套制漿造紙廢水零排放成套工藝模型展示前,當聽說該系統運用先進的膜技術,在廢水處理上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羅志軍高興地說,這樣的科技創新不僅解決了企業發展遇到的技術難題,還能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社會問題。他仔細詢問該系統成本如何,實際效果怎樣。在石墨烯研發成果展示前,羅志軍與“項目經理”、原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院長、現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名譽理事長馮冠平教授親切交談,了解國際國內及我省石墨烯產業的最新研究應用情況。在全國首個未來網絡基礎設施試驗網成果展示前,領銜的劉韻潔院士介紹說,他們採取“項目+課題”的方式,開放引入62家單位和80個研發團隊,開展新型網絡體系架構等五個方向的研究,取得多項技術突破。羅志軍聽了非常滿意,他說,推動江蘇產業向高端攀升,必須立足科技創新,著眼技術瓶頸,整合各種資源進行重大科技攻關。
考察調研中,羅志軍對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通過會員制、項目經理、合同科研、股權激勵等方式,積極創新科研體制機制,通過集成項目組織等形式,努力形成引領產業發展的重大戰略性產品,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江蘇要在新一輪發展中繼續走在前列,根本出路在於創新,關鍵在於發展科技事業。江蘇高校及科研院所眾多,要讓科技成果迅速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必須進一步改革科技體制、創新科研機制,通過深化改革來促進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在產業鏈、創新鏈等戰略層面有機融合,進一步激發科技發展的活力和創造力。
省委常委、秘書長樊金龍,省政協副主席、省科技廳廳長徐南平隨同調研。(記者 耿 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