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5個月后,在時任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和陸軍參謀長斯庫梅克的力推下,美國陸軍啟動了近50年來力度最大的兵力結構調整——模塊化建設。過去10年,模塊化建設受到歷任美陸軍參謀長的重視,並逐步成為陸軍轉型的關鍵內容。2012年初,現任陸軍參謀長雷·奧迪爾諾充分肯定了模塊化建設的成效,並稱陸軍將繼續採用模塊化編成。在當前美軍新一輪裁軍潮中,陸軍決定保留模塊化架構總體不變。
從1994年首次提出,到2003年正式執行,模塊化概念在美軍內部經歷了10年醞釀。如今,經過10年實踐探索,模塊化編制理念已經得到美國陸軍高層的普遍認可。作為編制結構改革的一種新理念、新思路,模塊化建設抓手是什麼、優勢在哪裡、成功經驗有哪些,這些都值得關注。
模塊化改編劍指何方
保持兵力規模不變,使可部署單位增加30%
師不再是作戰實體,而是獨立的指揮控制機構
旅戰斗隊、支援旅以及旅以上指揮機構,都需具備多種能力
冷戰結束后,美國國家安全環境發生巨變。勢均力敵的對手不復存在,恐怖主義、武裝叛亂等能力相對較弱的新型威脅層出不窮,反恐作戰、穩定行動等低強度沖突成為美軍軍事行動的常態。在此背景下,專為應對大規模常規戰爭設計的以師為中心的兵力結構缺陷凸顯。正如美軍高層指出:“我需要5美元,但口袋裡卻隻有20美元的鈔票。”
作為國防轉型的一部分,2003年美國陸軍啟動了模塊化建設工作,其目的主要有四:一是保持兵力規模不變,使可部署單位增加30%,以滿足兩場戰爭需求﹔二是組建精干的戰術作戰單位,增強作戰編組的靈活性和可部署性﹔三是建立具備聯合作戰指揮能力的指揮機構,強化陸軍的聯合作戰能力﹔四是使陸軍國民警衛隊和后備役部隊與現役部隊實現“無縫對接”。
兵力模塊小型化。模塊化建設的目標之一是使部隊結構由“少而大”改為“多而精”。傳統以師為中心的兵力結構中,師是陸軍任務編成的基本兵力模塊。模塊化改制后,取消了師與下級單位的固定編制關系,師不再是作戰實體,而是獨立的指揮控制機構。按照作戰與支援之分,分別組建旅戰斗隊和支援旅,旅戰斗隊和旅成為基本兵力模塊。其中,旅戰斗隊取代師成為陸軍最高兵種合成單位,編制3000至4000人,規模不到傳統師的五分之一。
編制結構標准化。模塊化的核心是標准化,實質是突出“共性”而弱化“個性”。一是旅以上司令部編制結構標准化。在旅以上,設立戰區陸軍、軍、師三個指揮層級,對3個軍司令部以及7種不同類型的師司令部進行模塊化改造,使其擁有統一的編制結構。二是戰斗部隊編制標准化。將原有的裝甲旅、機步旅、空降旅、輕騎旅等7種作戰旅,整編為步兵旅戰斗隊、斯特賴克旅戰斗隊和裝甲旅戰斗隊3種旅戰斗隊。三是支援部隊標准化。根據作戰職能和任務分工,將支援旅整編為戰場監視旅、火力旅、戰斗航空旅、機動加強旅和保障旅5類。
功能設計多樣化。功能多樣是模塊化設計的一條主要原則。無論是旅戰斗隊、支援旅,還是旅以上指揮機構,都具備多種能力。如機動加強旅可指揮控制7種職能營,能夠執行防空、防化、機動保障、安全警戒等多種任務。多功能設計的最大優勢是,能夠增強兵力模塊的通用性,提高多軍兵種力量編組和作戰運用的靈活性。
模塊化部隊優勢何在
作戰旅的數量從57個增至73個,同類部隊之間可完全互換
能夠根據威脅性質與大小“量身打造”任務部隊
專注指揮的軍師級司令部聯合指揮能力顯著增強
模塊化建設一開始頗具爭議。2009年,美國國會要求國防部對陸軍模塊化建設的成效進行評估,美國防部將評估任務賦予了知名智庫蘭德公司。2012年,蘭德公司公布《陸軍模塊化部隊結構評估》研究報告,指出模塊化部隊4方面的優勢。
其一,增強了陸軍部隊作戰運用的靈活性。模塊化后,作戰旅的數量從57增至73個(現役部隊從33增至45個,后備役部隊從24增至28個),可部署單位增加28%,更小更多的兵力模塊使陸軍在進行任務編組時具有更大的選擇性和靈活性。標准化的旅戰斗隊編制設計,意味著同類部隊之間可完全互換,降低了戰區司令部擬制兵力運用計劃的難度。此外,模塊化的軍、師司令部可指揮任何模塊化旅戰斗隊,打破了以往的隸屬關系制約,實現了指揮機構與作戰力量間的“即插即用”,極大地提高了戰役靈活性。
其二,增強了陸軍部隊的響應性和可部署性。模塊化前,陸軍現役部隊主要依賴后備役部隊提供戰斗支援和戰斗勤務支援,但平時兩者相互獨立,因此在編組任務部隊時效率較低。海灣戰爭中,美國陸軍耗時6個月才完成參戰力量的組建和部署。模塊化后,現役部隊幾乎擁有所有的戰斗支援和戰斗勤務支援部隊,可獨立進行多樣化任務編組,大幅增強危機響應能力。特別是兵力模塊的小型化,使陸軍能夠根據威脅性質與大小更加精准地“量身打造”任務部隊,因此“動員、輸送以及在戰區內編組的時間減少”。此外,模塊化旅戰斗隊擁有關鍵的戰斗支援和戰斗勤務支援力量,作戰與支援力量間關系固定、彼此熟悉,抵達戰區后無需進行過多演練等准備工作,即可投入戰斗。
其三,提升了陸軍部隊整體作戰效能。模塊化后,陸軍作戰部隊比重從75%升至76%,生成部隊(院校、訓練機構等保障作戰部隊生成戰斗力的機構)比重從19%降至16%,“牙齒”更多,“尾巴”更小。從主要作戰單位能力指標上看,與傳統旅相比,模塊化旅戰斗隊的指揮機構規模更大,能夠獨立擬制作戰計劃,且擁有更多的校級軍官指揮營或連特遣隊,應對復雜情況的能力增強。從協同效率看,將戰斗支援和戰斗勤務支援力量編入模塊化旅戰斗隊,便於平時訓練和形成信任關系,有利於實現諸兵種間力量聚合。從裝備上看,步兵旅、重型旅裝備的各型車輛均有增加,其中重型旅單兵戰斗車輛增加13%以上,步兵旅單兵戰術車輛增加53%以上。更多的車輛,意味著更強的戰術機動、即時支援和網絡互通能力。
其四,提升了陸軍的聯合作戰能力。模塊化前,陸軍軍、師司令部的規模較小,指揮功能單一。模塊化后,軍司令部的編制實力增加137%至152%,最多達825人(第3軍),能夠指揮其他軍種甚至多國部隊。模塊化師司令部編制實力增加134%至252%,設有專門的聯絡軍官組,具有很強的指揮控制和軍種協調能力,能夠指揮聯合部隊並實施戰役指揮。旅戰斗隊和支援旅的模塊化設計,可使其他軍種直接指揮陸軍部隊,如海軍陸戰隊可不經過相關陸軍司令部直接對機動加強旅實施戰術控制,聯合部隊空軍部隊指揮官也可直接對火力旅實施戰術控制。
模塊化前景路向何方
從低端戰爭向高端戰爭轉變推動美陸軍擴充旅戰斗隊規模
依據戰斗力生成規律及作戰實際優化旅戰斗隊兵力結構
美國陸軍本輪模塊化建設的主體工作發生在2003至2008年,定型於2011年。然而,此后美國陸軍模塊化建設的步伐並未停止。2012年,作為從戰時陸軍向戰備陸軍轉換的前奏,美國陸軍對模塊化兵力結構進行了全面評估。
2013年,美國陸軍啟動了對模塊化旅戰斗隊和支援旅的二輪改編,預計於2017年完成。
著眼使命任務變化調整兵力模塊規模。模塊化設計之初,作戰仿真與對抗演練的結果均顯示3營旅優於2營旅,但為了滿足兩場戰爭的兵力“特需”,美國陸軍不得不採用2營旅設計。近年來,隨著美軍備戰重點從低端戰爭向與“勢均力敵的對手”打一場高端戰爭轉變,美國陸軍決定擴充旅戰斗隊規模。主要做法為:裝甲旅戰斗隊和步兵旅戰斗隊機動營數量由2個增至3個,人數分別由約3800人和3400人增至4708人和4462人,基本兵力模塊規模增加24%至31%。美陸軍高層認為,通過增加機動營數量等方式擴充旅戰斗隊規模,將顯著增強其作戰、巡邏和戰場防護能力。
緊盯戰斗力生成短板優化兵力結構。模塊化改編過程中,美國陸軍戰地部隊反映最多的問題是建制內工兵和炮火支援能力不足,導致機動、火力、防護等戰斗力要素相對缺失,影響了陸軍核心作戰能力的發揮。如步兵和裝甲旅戰斗隊均沒有工程架橋設備,工兵工程保障和指揮控制能力受限。此次編制調整,重點是加強旅戰斗隊的工兵和炮兵力量。具體做法為:三種旅戰斗隊均將特業營改編為工兵營,增加1個工兵連,主要強化架橋、破障和道路清理能力,提高機動部隊在復雜地形特別是反介入/區域拒止環境中的機動作戰能力﹔步兵和裝甲旅戰斗隊炮兵營增加1個炮兵連,由2個8門炮連調整為3個6門炮連,以便支援新增的機動營作戰。
依據戰場經驗教訓完善力量編成。模塊化建設之初,步兵和裝甲旅戰斗隊支援營編制4個前方支援連,而斯特賴克旅戰斗隊支援營沒有編制前方支援連。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經驗表明,前方支援連能夠及時高效地向前線作戰部隊提供勤務支援,受到營、連級指揮官的好評。此次調整,裝甲和步兵旅戰斗隊支援營各增加1個前方支援連和1個工兵前方支援連,斯特賴克旅戰斗隊壓縮野戰維修連,增編6個前方支援連。
可以看出,模塊化編制結構的一大優勢是其“增縮”自如的靈活性以及兼收並蓄的開放性。可以預見,美國陸軍模塊化建設並非一錘子買賣,它是一個螺旋式上升過程,隻有逗號,沒有句號。(陳航輝 王 萌 沈 鬆)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