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國好人榜”榜單。
12月4日,中央文明辦在甘肅金昌舉行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隆重揭曉了11月“中國好人榜”名單。帶領一支平均年齡70歲的“老雷字號”宣傳隊永不停歇弘揚雷鋒精神的河北76歲退休老將軍冷寬、12年義務挽救1053個鮮活生命的湖北漢江義務救護隊、熱心公益創立了廣播節目收聽奇跡的吉林電台主持人鐘曉、徒步2萬余裡路、拉板車載90歲老母親游中國的江蘇六旬女兒謝淑華、心懷“環保夢”為建設生態中國誠信創業有諾必行的福建企業老板翁希明等108名“身邊好人”光榮上榜。
他們用堅持和愛心感動了中國,溫暖了社會,就像冬日裡的一股股暖流,總有那麼一個瞬間、一句話、一個動作,悄悄擊中我們心中那個最柔軟的角落。
善行無定式 平凡有大義
生活中有許多人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可熟知他們的人卻說,他們身上有一種執著和愛在閃光。
每年夏季暢游漢江時,您是否留意到,總有幾張陌生而又熟悉的面孔守在那裡,擔當游泳市民的“保護神”。他們是湖北襄陽的漢江義務救護隊隊員,12年愛心堅守,這支隊伍義務挽救了1053個鮮活的生命。而每次救援后,隊員都會悄然離開,不留姓名、不留地址。因為尊重生命所以選擇救助,隊員楊國斌說,“隻要聽到一句謝謝,我們就知足了”,一句很朴素的話,卻足以感動無數人。
漢江義務救護隊隊員正在接受水中救生動作培訓。資料圖片來源:襄陽網
一位好人感動一座城市,一座城市懷念一位“天使奶奶”。浙江寧波66歲老人胡秀芝今年10月22日病逝當晚,捐獻出5個器官,成功移植到5位患者身上。胡秀芝曾主動申請支邊到大興安嶺高寒禁區建設鐵路,曾帶領鐵路醫院醫療隊趕赴唐山抗震救災榮立二等功,曾投身特大火災的救災和重建,曾照顧一位非親非故的孤寡老人十多年,工作調離時又委托親弟弟繼續照應……縱觀老人一生,活著付出、死后捐獻,將自我奉獻得如此徹底,不愧網友稱呼她為“天使奶奶”。
一場車禍讓在外打工的湖南漢子彭水林被攔腰截去54%的軀體,身高隻剩下78厘米,成了永遠的“半截人”。而他卻頑強樂觀,在各界支持幫助下開了一家名為“半截人”的便利店。6年來從日用百貨到各種食品、煙酒,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生計艱辛遠超常人卻能靠陋巷深處一家小店自食其力。彭水林在輪椅上守望著完美誠信,和街坊四鄰更是組成了當今商品社會一道溫情的人文風景。
還有安徽合肥退休工會主席張景蘭拾荒16年,隻為資助560余名貧困兒童圓讀書夢﹔新疆“愛心媽媽”早熱古麗·依米提9年照顧22個維漢腦癱孩子,她四處籌款建立教養中心甚至不惜賣掉結婚新房……
做一件好事容易,堅持一直做好事卻不易。善行義舉無定式,卻都彰顯人間大義。
普通崗位大擔當 “人生價值”這樣寫就
幾年、十幾年、幾十年如一日,沒有驚天動地,奉獻執著、責任擔當,平凡崗位上的人生價值怎樣實現?
海軍原副政委、76歲老將軍冷寬是雷鋒生前親密戰友,退休后他曾做過好幾次大手術,但他在學雷鋒事業上卻從不停歇。他和幾位平均年齡70歲的老戰友組成了一支“老雷字號”宣傳隊,他永遠是忙碌在弘揚雷鋒精神一線的指揮員,永不停歇的策劃、組織了一個又一個學雷鋒宣傳活動。春節、假日他都很少休息,即使生病住院,病房的案頭上也依然是厚厚的雷鋒書稿,他說,“我一生都要為學雷鋒事業扛紅旗。我怕如果再不抓緊,就沒有多少時間了。”從中將、少將、政委到普通一兵,這支隊伍被網友們敬稱為“學雷鋒將軍團”。
畢世祥(右四)在康定縣牧民帳篷裡了解牧民的生產生活情況。資料圖片來源:四川新聞網
甘孜州原州委常委、宣傳部長畢世祥扎根藏區30多年,是一位“馬背上的好干部”,一年中有大半年他都是在基層或者是在去往基層的路上,在很多偏遠的村鎮,很多農牧民都認識他。去年他在去基層途中因公殉職,生命永遠定格在53歲。他心裡的天平,一直以基層群眾為重,岳母去世,他不在身邊﹔雙親病危,他無暇照顧﹔妻子手術,他沒能陪護……他對家人的歉疚與對黨和人民事業的盡職,在雪山草地間,激蕩出了一名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也讓更多人明白一個平凡人非凡的人生價值。
“三清博士”是指本科、碩士、博士都在清華大學就讀的高材生,堪稱“博士中的戰斗機”,有了這頂“帽子”,很多“高大上”的工作都會拋來橄欖枝。但32歲的“三清博士”謝邦鵬卻“不走尋常路”,在眾多就業機會中選擇當一名電力一線工人。工作很苦很累,生活趨於平淡,他卻為追求夢想不曾后悔。他的理論知識與火熱的一線工作也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3年內他率領團隊申請了27項發明創新專利。高學歷人才選擇當一線工人,不是簡單的“流流汗”,更多的是“過過心”、“用用腦”。其實,哪個崗位不是這樣?
“回鄉做支書,靠自己的努力改變家鄉面貌!”來自遂寧的千萬富翁蔣乙嘉因為這個決定,改變了家鄉也改變了自己一生。從熱血軍人到下海商人,從裝卸工人到經商老板,他一步一個腳印,積得千萬家產。而當人們都以為他要在城市裡大展拳腳時,他卻告別了繁華的北京,回到了貧窮家鄉蓬溪縣拱市村做起了村支書。8年,他田間地頭、村裡村外奔波不停,把曾經的窮山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對家鄉父老深厚的愛,是他心中最沉的“財富”﹔而有蔣乙嘉這樣一心為公為民的帶頭人,更是家鄉最寶貴的“財富”。
同樣是寫“人生價值”,日照地質工作者李振函27年為國家找礦為群眾找水,在群山之中翻山越嶺,風餐露宿,與烈日相伴,枕冷月共眠,踏遍了中國的千山萬水,確立了上億個水文地質測點﹔兵團職工劉傳明30余年堅守偏遠變電站,和愛人以站為家被譽“夫妻站”﹔還有十堰客運駕駛員李茂清平凡崗位洒滿愛心,工作20年來撿到的錢差不多可以買套房子,可他卻分文未取全部歸還……
在你我身邊的這群平凡人,用愛崗敬業抒寫著人生坐標,用行動詮釋著核心價值觀,為公眾樹立起了榜樣和標杆。
雙肩寫大“孝” 濃濃親情輸送生命養分
百善孝為先,孝心不能等。徐州63歲女兒謝淑華徒步拉著板車載90歲老母親游天下的舉動感動了無數的中國人。她拉車載著媽媽,從上海到北京,從北京到南江,爬山涉水,翻山越嶺,總行程24000裡,往返20個省,隻為滿足媽媽的願望,實現媽媽的夢想,報答母親的恩情。謝淑華說:“金山銀山都不如當媽媽的一個靠山。給她再多的錢她不能吃不能喝了,也不如給她一個笑臉。”
謝淑華拉著板車載90歲老母親游天下。資料圖片來源:荊楚網
有一種付出永遠不需要回報,有一種愛是“隻因親人需要”。十三四歲正是貪玩好動的年齡,可對於菏澤的14歲中學生丁建博來說,卻是每天送姐姐上學、放學照顧姐姐。7年前,姐姐因患病開始肌肉萎縮,行動越來越不便,父母為了籌治療費每天外出打工,沒時間陪伴她,從此,小小少年便當起姐姐的“雙腿”,這一當就是7年,無論刮風下雨從未間斷。“我要當姐姐的雙腿,帶她去她想去的地方。”溫暖的承諾,飽含了濃濃的親情。
還有重慶“80后”孝心小伙兒陸鵬,為照顧病重母親毅然辭去央企工作推遲婚期,而女友更多的是理解,“責任感十足的陸鵬,是一個值得托付終身的男人!”在浙江紹興,鄭忠金、鄭法金兩兄弟20年如一日精心照顧著年逾八旬癱瘓在床的老母親,哥哥負責外出打工賺錢,弟弟負責在家照顧母親的生活起居﹔在湖北宜昌,有向明軍、向明遷、向明進三兄弟,他們輪流背起背簍,載著母親出行,十幾年如一日,用雙肩感恩母親的養育,用耐心、恆心書寫著平常而又不簡單的“孝”字。
這些“親情大愛”像金子般珍貴,一次次挑戰著我們的淚點。而因為有了家庭港灣的停靠,有了親情養分的補給,心靈才變得溫暖無比。
我們身邊從來都不缺少好人
不僅僅有他們,還有更多的你、我、他,每個人或長或短的堅持,或多或少的奉獻,或大或小的善舉,都像縷縷陽光,照進人們內心,散發無限的正能量。
在“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平台,廣大網友、手機用戶踴躍參與,熱情點贊,僅在中國文明網活動平台就收到網友評議留言32萬余條,頁面瀏覽量更是達到500余萬人次。網友在看到河北教授韓健被騎車女孩撞成重傷,女孩辭職照顧老人,老人不僅不索賠反而為女孩找工作的故事后感嘆:“撞出來的大愛!一個誠信、一個友善,這一老一少的‘良心互動’,猶如一把溫暖的火苗照亮了整個社會,讓我們看到了人性之美!”網友在看到63歲女兒謝淑華徒步載母游天下的故事后留言說:“孝心不能等,真心欽佩你在盡孝上表現出來的堅強毅力,也為天下所有做兒女的人做出了榜樣,好人一生平安!”有網友看到黨員伊祥華為一句承諾照顧鄰居18年拒老人贈財產的事跡后點贊說:“一個人做一件好事是容易的,做一年也許也能做到,但是要做18年我想平常人難以做到,這樣的好人值得我們學習!”許多網民認為,通過這些身邊的好人故事,將相對抽象的價值觀念變成鮮活感人的故事,講出了真切道理、真摯情感,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春風化雨、沁人心田。當前社會需要正能量引導,而我們身邊從來都不缺少好人,而是需要發現。其實,好人就在我們身邊,就是我們自己。
“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發動廣大群眾通過網絡、手機短信等方式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好事、在熟悉人群中推舉好人,不斷掀起了推薦評議身邊好人的熱潮,推舉了一大批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身邊榜樣,自2008年5月開展至今共發掘推薦好人好事24萬余件,中國文明網發布“中國好人榜”70期,7243人光榮上榜。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走進各地共舉辦127場,30億多人(次)參加推薦、評議和票選“身邊好人”。今年9月5日起,中國文明網開通了《好人365》專欄,每天講述一位“中國好人”的平凡故事,10月27日起,中國文明網聯合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和中國網絡電視台“五網聯盟”同步共推專欄,引發網民廣泛關注,截至12月4日,話題閱讀量僅新浪微博已達1.3億人次大關,網民微博發布、轉發留言超過58萬條。(張青玲 劉鯤鵬)
相關專題 |
· 中國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