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江蘇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十一月六日至七日在南京舉行。全會由省委常委會主持。省委書記羅志軍作了重要講話。記者 於先雲攝
中國共產黨江蘇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11月6日至7日在南京舉行。
全會由省委常委會主持。省委書記羅志軍作了重要講話。
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羅志軍受省委常委會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江蘇省委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意見》和全會《決議》。羅志軍就《意見(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
全會充分肯定省委常委會一年來的工作。一致認為,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以來,省委常委會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決策部署,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遵循,以全面深化改革統領全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團結帶領全省人民,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破解經濟社會發展難題,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持之以恆抓好八項規定精神的落實,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新的進步。
全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就全面推進依法治省、努力建設法治江蘇作出部署。全會指出,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是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重要關頭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全會通過的《決定》,是指導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綱領性文件。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切實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自覺性,推動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
全會提出,我省全面推進依法治省的目標是: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總目標,圍繞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積極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在江蘇的實踐和探索,努力建設法治江蘇。通過全省上下齊心協力、不懈奮斗,推動地方科學民主立法、法治政府建設、公正廉潔司法、法治宣傳教育、社會治理法治化、法治工作隊伍建設水平居於全國領先行列。
全會指出,要保証憲法法律實施,切實提高地方立法水平。全省地方立法必須以憲法法律為依據,嚴格按照法定權限行使地方立法權,在全社會深入開展憲法教育,增強憲法意識。完善地方立法體制,完善黨委對地方立法工作中重大問題的決策程序,健全有地方立法權的人大主導立法工作的體制機制,完善地方政府規章制定程序和公眾參與政府立法機制,從體制機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避免部門之間爭權推諉、防止部門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法制化。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健全立法機關主導、社會各方有序參與立法的途徑和方式,完善地方立法項目征集和論証制度,積極開展立法協商,推進立法精細化,增強法規規章的及時性、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切實發揮地方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堅持立法決策與改革決策相銜接、立法進程與發展進程相適應,做到重大改革於法有據。
全會指出,要堅持依法行政,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推進行政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推行政府權力清單制度。完善公開透明、便利高效、程序嚴密、權責一致的行政審批制度,推進各級政府事權規范化、法律化。健全依法決策機制,認真落實公眾參與、專家論証、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大幅減少市縣兩級政府執法隊伍種類,探索推進綜合執法。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建立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權基准制度,嚴格執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加強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健全部門內控機制,強化政府內部層級監督,改革行政復議體制,強化對行政權力專門監督。深入推進政務公開,依據權力清單向社會全面公開政府職能、法律依據、實施主體、職責權限、管理流程、監督方式等事項。
全會指出,要堅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確保審判權、檢察權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建立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健全行政機關負責人依法出庭應訴、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並執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員履行法定職責保護機制。優化司法職權配置,探索審判權和執行權相分離的體制,探索建立與行政區劃適當分離的司法管轄制度,健全紀檢監察機關與檢察機關協作配合機制。推進嚴格司法,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推行量刑規范化改革,實行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保障人民群眾參與司法。強化人權司法保障,健全冤假錯案有效防范、及時糾正機制,加大依法強制執行力度,落實終審和訴訟終結制度。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認真落實檢察機關行使監督權的法律制度,依法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的接觸、交往行為。
全會指出,要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推動全民守法。健全普法宣傳教育機制,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領導干部要帶頭學法、模范守法,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建立健全媒體公益普法制度。加強法治文化建設,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行為懲戒機制。
全會指出,要推進社會治理法治化,加快法治社會建設。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充分發揮人民團體和社會組織在法治社會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健全依法維權和矛盾糾紛化解機制,積極推動信訪納入法治化軌道。 下轉2版
上接1版 建立完備的法律服務體系,積極發展律師、公証等法律服務業。深入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全會指出,要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為全面推進依法治省提供人才保障。推進法治專門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著力建設一支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立法、執法、司法專門隊伍。加強法律服務隊伍建設,構建社會律師、公職律師、公司律師等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律師隊伍。創新法治人才培養機制,健全政法部門和法學院校、法學研究機構人員雙向交流機制。
全會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兩個輪子,必須准確把握“三個全面”的邏輯關系,堅持深化改革和法治建設兩個輪子一起轉。一方面,要切實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確保改革在法治的軌道上推進。另一方面,要堅定不移推進法治領域改革,從根本上解決法治建設中的突出問題。全面推進依法治省,要突出權力規范和約束這個核心環節,對權力的賦予要法定化,對權力的邊界要厘定清楚,對權力的運行要加強監督,真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要強化法治對維護公平正義的保障作用,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願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法治建設全過程。要在中央頂層設計框架下加強我省法治建設的探索,努力形成特色、走在前列。
全會強調,黨的領導是全面推進依法治省、努力建設法治江蘇最根本的保証。全省各級黨委要按照中央《決定》提出的“三統一”、“四善於”的要求,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確保黨的主張貫徹落實到全面推進依法治省的全部實踐之中,體現在領導立法、保証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上。要自覺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帶頭遵守法律,帶頭依法辦事,不得違法行使權力。要依規管黨治黨,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認認真真講法治、老老實實抓法治,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
全會對做好當前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全會指出,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持續引向深入,堅持系統、深入、持久學,重點在把握要旨上下功夫,在融會貫通上下功夫,在學以致用上下功夫。要不折不扣抓好中央巡視組反饋意見整改,切實履行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要牢牢把握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全會強調,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每個黨員、干部都要堅定理想信念,時刻牢記肩負的使命責任,倍加珍惜黨和人民給我們的舞台,勤勤懇懇干事,力求不凡作為,在奉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造福人民群眾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要在全省著力營造積極向上的社會氛圍,把各方面的工作熱情充分激發出來,把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充分釋放出來,匯聚起推動改革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強大正能量。
省委委員、省委候補委員出席會議。省紀委委員和有關方面負責同志列席會議。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中部分基層代表也列席了會議。(記者 鬆筠 曉映 顧敏 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