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堅持25年捐資助學

傾心竭力育春苗 傳承希望報國家——記北京市軍休干部陳榮超

2014年11月27日09:0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陳榮超生於1932年12月,1950年1月入伍,1957年6月入黨,1988年7月退休,現居住在北京市豐台區第十三軍休所,退休前是原解放軍裝甲兵指揮學院學員大隊政治委員。退休后,他情注希望工程,堅持捐資助學,發揮余熱,老有所為,累計捐資110余萬元,建立2所希望學校、25個愛心書屋,先后資助48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充分體現了一名老黨員強烈的宗旨意識、一名老軍人的優秀品質、一名老干部的思想境界。他三次被評為“全國先進軍休干部”,先后榮獲首屆“中華慈善獎”、第二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和“首都十大公德人物”稱號,入選“2009年度中國好人”,榮獲“2013北京榜樣”稱號。

殊為不易——退而不休孜孜追求

陳榮超在部隊服役近40年,退休后本可以賦閑在家,頤享天倫,但他卻不願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總想著“退休后還能為黨和人民做點什麼?”

1989年的一天,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找到了目標。他覺得,參與希望工程,捐資助學興教,更好地培養一代代祖國的接班人,實現富國強軍之夢,意義重大。

然而,仔細一打聽才知道,根據相關規定,捐建一所希望學校,至少要捐資20萬元。20萬元,對當時的工薪階層而言,無異於一個天文數字,老兩口工作40年的存款還不及一半。怎麼辦?陳榮超拿出存折看了又看,掰著指頭算了又算,決心利用老兩口的退休金、老伴的返聘工資及存款利息,再省吃儉用十年八年,存夠20萬元,捐建一所希望學校,實現退休后新的人生追求。

極為難得——危難之際毅然抉擇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就在老兩口努力攢錢時,兒子卻因病下崗,三口人的小家庭僅靠兒媳婦每月600多元的工資生活,十分拮據。看到有病的兒子、年幼的孫子、無奈的兒媳,陳榮超左右為難、十分揪心!面對兒子的不理解、兒媳的埋怨、周圍的閑話,陳榮超思來想去,頂住各種壓力,毅然作出選擇:還是把攢錢助學放在首位,適當接濟兒子,狠“摳”自己。

1999年5月,用了10年的時間,就在他們即將攢夠20萬元時,陳榮超突發大面積心肌梗塞,入院搶救。見病情危急,家人提出“先取出些錢來救命”,用些進口藥。他堅決不答應,相濡以沫幾十年的老伴一時竟無語凝噎,兩眼滿含熱淚,默默點頭。

病愈出院后,陳老立即尋求組織幫助,抓緊完成捐建。2000年10月,以陳榮超捐資20萬元為啟動資金,在四川雅安市蘆山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棟1700多平方米的嶄新四層教學樓在邛崍山麓、青衣江畔的雅安市蘆山縣龍門鄉中心校建成,這是當時蘆山縣最好的教學樓。當地政府將這所希望小學命名為“晨陽希望學校”,象征著早晨升起的朝陽,托舉起明天的希望。

尤為可貴——乘勢而上傾力獻愛

捐建晨陽希望學校后,陳榮超不顧年老體弱,繼續堅持捐資助學。2005年,他與老伴又捐出剛攢夠的20萬元,在內蒙古烏蘭浩特市義勒力特鎮捐建了一所希望學校——晨陽中心校。

為了支持兩所晨陽希望學校辦好教育、培養人才,先后向四川的晨陽希望學校贈送300多張教學光盤、數十種教學參考書籍和中外經典名著,以及一台29英寸彩電﹔捐贈1.5萬元作為獎學金﹔每年捐出1萬元,資助該校6名貧困生上中學。親自為內蒙古的晨陽中心校購買大量圖書,訂閱15種報刊雜志,購置了相應的圖書櫃和桌椅板凳。

近些年,鑒於貧困地區農村學生缺少課外讀物的問題較為突出,陳榮超就將捐資助學重點轉向捐建愛心書屋,每攢三五萬元就捐建一個,積極為孩子們閱讀課外圖書提供方便。2006年以來,他們累計捐贈圖書8.2萬余冊,先后在川、滇、贛、陝及內蒙古的老少邊窮地區25所農村學校中捐建了愛心書屋,捐建前,他們多方聯系,認真調研、考察、選點﹔捐建中,與學校組織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教育活動﹔捐建后,定期回訪,確保捐資助學取得實效。

2008年5月12日下午,老兩口正在雅安市滎經縣滎河小學聯系捐建愛心書屋時,突遇“5.12”汶川大地震。震后第7天,四川圖書大廈一恢復營業,他們就前去購買書籍近3000冊,趕在六一兒童節前為滎河小學建起了愛心書屋。隨后,他們加快捐建步伐,除了在重災區汶川、北川、什邡等地捐建外,幾年間已為雅安市2區6縣各一所農村小學捐建了愛心書屋,還向玉樹地震災區學校贈書1200余冊。2013年,為了紀念開展“向雷鋒同志學習”活動50周年,他們加大捐建力度,經到革命聖地延安和遵義認真考察,決定再次捐資8萬元,6月份以前在兩地4所小學分別建立愛心書屋。

2014年上半年陳榮超又拿積蓄購買圖書6200冊捐建了兩個愛心書屋,分別為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寧南縣杉樹鄉中心校愛心書屋和雲南紅河布依族自治縣樂育鄉然仁小學愛心書屋。在“北京榜樣”頒獎典禮上,陳榮超將為他捐贈價值十萬元的五千余冊圖書分別捐贈給了四川“蘆山晨陽希望學校”、雲南石屏縣“他臘小學”、江西興國縣“官田小學”等三所學校。

頗為欣慰——傳遞愛心收獲希望

當有人問及陳榮超,20多年克服困難捐資助學最大的收獲是什麼?他不假思索的回答:“我們老兩口從小是苦孩子,后來參軍干革命,我們擁有的一切都是黨和人民給的,我們這樣做就是為了回報黨和人民!如果講最大的收獲,就是快樂與希望”。

是的,他確實收獲了快樂與希望。

正如龍門鄉晨陽希望學校贈給陳榮超夫婦的錦旗上所寫的那樣,“你們的愛心,寄托了孩子們的希望。”

陳榮超資助過的龍門鄉晨陽希望學校一名學生大學畢業后,放棄到待遇高、環境好的廣州工作的機會,毅然回到晨陽希望學校當一名小學老師,並在家鄉成家扎根,立志為家鄉的孩子默默奉獻一生。

陳榮超的兩個外孫女遠在美國。她們每次來中國探親,陳榮超都帶她們去晨陽希望學校見証中國孩子在艱苦環境下如何勤奮學習。這兩個孩子深深為之感動,回美國后,主動將自己積攢的2000美元零花錢寄過來,讓爺爺捐給希望學校,表示長大了也要傳遞愛心,回報社會。后來,他的大外孫女獲得了新墨西哥州“十大杰出青年”,並是其中唯一的華裔。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喬業瓊、秦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