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大醫精誠”譜華章——記寧夏醫科大學離休干部陳樹蘭

2014年11月27日09:0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1952年,陳樹蘭同志從中國醫科大學醫療系畢業后,積極響應國家“支援大西北”的號召,毅然來到偏遠落后的寧夏。陳樹蘭同志決定到寧夏那一刻起,她就將自己奉獻給了寧夏的回漢各族群眾,她要用自己崇高的醫德、精湛的醫術造福於全社會。

半個多世紀以來,她從一名意氣風發的年輕女醫生,一直到華發滿頭、耄耋之年。解決了難以計數的危重疑難病症,搶救了無數頻臨絕境的患者生命。她用實際行動不僅詮釋著“大醫精誠”醫生這個稱謂的無私與崇高,更詮釋著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和使命。

離而不休,全心全意為患者

作為醫生,搶救了多少患者,無法計數。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在每一次搶救中,無論患者病情有多危重,無論是何時何地,她都憑借及其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精湛的醫術挺身救治。

2012年一名91歲高齡的患者高血壓、冠心病十年以上,膽管術后晚上大口嘔血,血壓急速下降,如果不找到出血灶,不去直接病灶部位止血,患者會死於大出血。權衡利弊、征得家屬同意進行胃鏡檢查並止血。在她的指導下徹底止住出血挽救了患者生命,在幾個小時的搶救過程中,她始終堅守在患者身旁監護。

如今83歲高齡的她仍然不忘患者,始終堅持在第一線。每周都要堅持5次查房、1次專家門診﹔參加專家組疑難病例討論。她業務功底扎實,精益求精,醫德醫風好,解決了大量疑難重危病例,搶救了數以千計的病人生命,深受病人的依賴和擁戴。

她以病人為朋友,以生命相托為已任,診療行為嚴謹。她雖醫術高超,但她依然鍥而不舍、精益求精鑽研。每周必抽出一個下午,在醫院外文閱覽室閱讀專業書籍,隨時了解國內外心血管發展最新動向,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更好的為患者服務。

她以60多年的從醫歷程,真真切切的印証了這樣一句話:“如果說醫生是患者心中的希望,她便是為這希望熾熱而燦爛地燃燒了一生的人。”

辛勤耕耘,收獲人生結碩果

無數次的搶救經歷,讓她贏得了人們的愛戴與尊敬,她用愛心點亮了人生,用愛心成就了事業。

她是我區著名的心血管病專家。曾任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學教育學會、中華心血管病學會、中華超持電生理學會委員,中華醫雜志、中華心血管病雜志,中國高血壓聯盟理事。現任中華心律失常雜志編委﹔中國心電學會專家委員,中國老年醫學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資深委員,寧夏高級專家聯合會副會長,寧夏醫學會名譽理事長,寧夏醫學雜志名譽主編,寧夏醫科大學名譽院長,寧夏醫科大學心臟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寧夏醫科大學總院醫學顧問。

陳樹蘭同志曾被選為中共第十一、十二、十三次黨代表大會代表,並出席會議。2010年獲“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具影響力的勞動模范”的提名獎,2012年中國心電學會授予中國心電學終身成就獎,獲中華心血管雜志貢獻獎,2012年獲自治區“感動寧夏人物”和全區優秀離退休黨員稱號,2013年被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授予“塞上英才”榮譽稱號。獲自治區科技進步獎6項,2013年寧夏醫科大學總院授予她從醫60年終身成就。面對無數的榮譽、鮮花和掌聲,她一直保持著一顆平常心,象蘭花一樣的安然、淡定,她用自己一生的奉獻,詮釋著大醫精誠的真諦,她始終腳踏實地、全心全意地奮戰在臨床第一線。她的業績被收錄到《中華巾幗大典》(第二卷)、《中國當代醫學家薈萃》(第六卷)及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國際傳記大詞典》(貢獻篇)。

遵守承諾,建言獻策獻愛心

陳樹蘭同志隻要有時間,就積極參加離休黨支部組織生活,一遇到門診、病房查房等,她都及時向支部書記請假,自覺嚴格要求自己。2011年,一次組織生活會上,她根據離休干部“雙高期”易突發疾病、易跌倒骨折等特點,建議黨支部在開展參觀活動時,應根據黨員自身健康、安全,安排黨支部組織活動,黨支部採納了她的意見。在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中,她積極書寫並遞交了“承諾書”,用實際行動在醫療臨床第一線傳授知識、醫療診治,奉獻社會,實踐了一個共產黨員的真實諾言。當四川玉樹發生地震,她積極帶頭繳納“特殊黨費”。2012年5月,她又為學校一名身患肺癌的教師捐款。她一次又一次的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高貴品格,她在國家和人民面臨危難的時刻,總是發揮著一個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陳樹蘭同志“離而不休”,用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無私的愛心詮釋著新時期優秀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忠實地履行了醫生的神聖職責,發揮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模范先鋒作用,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她身上,集中體現了人民醫生的優秀品質,成為醫務工作者和共產黨員學習的楷模。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喬業瓊、秦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