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青山不老 夕陽正紅——記海南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何如偉

2014年11月27日09:0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何如偉同志1941年參加革命,是一名有著70多年黨齡的瓊崖縱隊老戰士、老共產黨員。戰火硝煙的磨練,改革開放的拼打,鍛造了他敢干擔當的精神和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生的人生理念。如今,他雖然離休20多年,但始終保持共產黨員本色,牢記黨的宗旨,一心扑在關心下一代事業上,以實際行動兌現自己的入黨誓言。正如他自己書法作品所寫:“青山不老,夕陽正紅”,寥寥數語,反映一位老共產黨員生命不息、戰斗不止的高尚情懷。

牢記責任,抓好關工委組織建設

有人常問何老:“你這麼大年紀了,為什麼還在工作?”、“你的官是否還沒當夠?”他總是淡淡說:“不是官沒當夠,而是為黨和人民做事還不夠,積極參與關工委工作就是踐行我的本分,也是我的責任。”正是有了對黨的忠誠、對黨和人民事業無比熱愛的情懷,才使何老從工作一線退下來后,成為海南關心下一代組織的創始人之一,堅持23年如一日,情系青少年,關心下一代。

早在1991年,我省籌建關心下一代工作組織之初,受省委的安排,還沒有辦理離休手續的何老就全身心地投入這一神聖事業。為了籌建關工委組織,他廢寢忘食、不辭辛勞,多次往返於海口市區和瓊山府城地區,不厭其煩的上門征求意見,僅電話聯系就達數百次。經過他的積極發動和精心籌備,1992年海南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協會挂牌成立。省關工委成立后,他先后擔任副主任兼秘書長、常務副主任。為了使工作更加扎實有效,他不顧年事已高,深入基層,跑遍全省各市縣、農場和大專院校,指導幫助建立關心下一代工作組織機構。經過何老和關工委其他老同志的不懈努力,目前,全省關工委組織已形成了省、市(縣)、國營農場及鄉鎮、村委會(居委會、社區)四級網絡,以“五老”為主體的關心下一代工作隊伍不斷壯大。截止2014年,全省已建立各級關工委組織6372個,成員34229人,形成了一個具有強大戰斗力的集體。

不遺余力,關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為了有的放矢地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何老帶領關工委一班人深入基層、學校、少管所、勞教所、戒毒所等調查研究,深入分析青少年思想現狀,組織老同志宣講報告團以弘揚瓊崖縱隊堅持武裝斗爭23年紅旗不倒的革命精神為主題,對廣大青少年學生,尤其是失足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道德情操等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20多年來,他親自動手編寫40多篇向青少年進行主題教育的宣講稿,到省直機關、大專院校、各市縣作演講報告300多場,受教育人數近30萬人次。這些以史育人的活動,得到省委的肯定,深受廣大青少年的喜愛。特別是2013年紀念建黨92周年前夕,他應邀為省委理論中心組作題為《始終保持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瓊崖革命武裝斗爭勝利之本》輔導報告,使廣大領導干部深受教育。會后,省委書記批示,報告稿在《海南日報》上全文刊載。2013年至2014年,在全省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中,何老深入省直機關和各市縣,進行多場這樣的輔導報告。

此外,何老結合自己參加革命的經歷,撰寫文章數十篇,在《海南日報》、《今日海南》、《特區展望》等報刊上發表,為青少年教育出謀劃策,傳經送寶。同時,積極參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建設。在全省100多座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由他親自主持實施或參與協調有關部門實施建成的就有20多座,其中包括宋氏祖居,張雲逸大將、周士第上將、庄田中將陳列館和馮白駒故居,母瑞山革命根據地,臨高角解放海南豐碑等。這些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建立,對青少年思想教育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他還參與組織編寫《海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一書,利用這一載體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受到了教育部門的高度贊譽。

率先垂范,情滿希望工程

何老認為:“希望工程是繼承和弘揚民族傳統,為廣大民眾參與發展教育開辟的一條有效途徑。我們希望工程發展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那些因貧困而輟學的孩子們的命運和未來。”從希望工程誕生的那一天起,他的心就和希望工程連在一起,不僅為希望工程出謀獻策,還積極配合、參與希望工程的各種活動。

1994年5月,何老向原所在的省人大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倡議,組織一次“向希望工程交一次特殊黨費”活動,這一倡議得到省委肯定,全省30萬黨團員積極響應,共收到一次特殊黨團費316萬多元,救助了2萬多名輟學的中小學生,並資助興建了一批希望小學。三亞市天涯鎮滿地可希望小學的師生們永遠不會忘記,如果沒有何老的積極奔走,爭取到加拿大華僑希望基金會60萬元人民幣捐贈款,建起這所希望小學,500多名山區少數民族的孩子們至今仍無法跨進渴望已久的學堂。

當海南省“希望工程勸募行動”拉開序幕時,何老是第二位報名者。他在短短的幾天裡,就募捐到4000多元,並自己出資救助4名山區貧困學生,超額完成籌資任務,被團省委、省希望工程辦公室授予"優秀希望工程志願者"稱號。20多年來,他和家人先后捐款達19萬元,發動華僑捐款近百萬元,支持文昌市昌洒鎮文東中學、中心小學、聯成小學等建設,使無數的孩子走進了教室。2008年,他牽線引進香港愛心人士李玉愛200萬元助學基金,由省關工委用於資助我省品學兼優貧困學子圓大學夢,已有64名貧困學生得到此項資助。目前,有些受助學生已完成學業走上工作崗位,他們從每月工資中拿出5%用於資助其他貧困學子,將愛心一棒一棒傳遞下去。

殫精竭慮,關愛弱勢群體

何老雖已離休多年,但一直關注青少年特別是孤兒和弱勢群體的健康成長。凡是有關部門、單位組織開展的各項“支助”貧困青少年活動,他都積極參與。每次到基層調研,都仔細了解當地青少年學生的情況,主動幫助弱勢群體學生。有一次到文昌市抱羅鎮調研,當了解到鎮關工委正在籌建關愛基金,用於資助上學難的貧困學生后,他立即帶頭捐款1000元,陪同的幾位省關工委領導當場也捐了6000元。在他的帶動下,抱羅鎮關愛基金很快建立起來,這對解決當地貧困學生上學難的問題起到了很好作用,受到當地群眾的稱贊。

洪志功15歲就患上了肌肉萎縮症。但他頑強地與病魔抗爭,發奮讀書,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完成了大學學業,並創作了大量文學作品。洪志功自強不息、奮發向上的事跡和生病住院的消息在媒體上刊播后,何老立即組織省關工委的同志一次性向洪志功捐款6980元,還專程前往陵水縣農村看望洪母,並自己拿出500元給洪母,鼓勵她積極發展生產,改善生活。洪母感激不盡,流著淚感嘆道:“感謝老領導,感謝黨和政府對我和孩子的關心。”

從陝北老區來海南大學讀書的學生延華,因莫須有的“偷竊”罪名被學校勒令退學。在申訴無果的情況下,延華心灰意冷,曾動過報復他人、自殺等念頭,后來選擇到河南少林寺出家。延華父親知道真相后,到少林寺將其帶回海口並找到何老,請求幫助自己的孩子。根據延華反映的情況,何老用近一個月時間,先后10多次到海南大學、省教育廳及所屬派出所了解情況,搜集材料,依據國家法律及相關規定,精心整理了一份有說服力的報告,向有關部門反映。經認真研究,海南大學黨委撤銷了對延華的處分決定,恢復其學籍。畢業前,延華特意給何老寫來一封感謝信,信中動情地說:“我就要畢業了……無論走到那裡,我都不會忘懷我的何爺爺,您是我一生最重要的人。我要象您那樣追尋真理,做一個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

“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何老對關心下一代工作執著追求、無私奉獻的精神,得到了黨和人民的高度贊譽。多年來,何老多次獲得中央文明委、中組部、全國關工委和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等部門表彰。兩次被中組部評為“全國老干部先進個人”﹔四次被全國關工委評為“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一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個人”稱號﹔多次獲“海南省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榮譽獎”﹔還曾榮獲“海南省精神文明建設突出貢獻特別獎”﹔被授予“海南省優秀共產黨”等稱號。由其主持日常工作的海南省關工委被中宣部、團中央等六部委授予“全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先進集體”。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喬業瓊、秦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