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軍隊體育工作者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綜述

記者 扶 滿 特約通訊員 魏石磊

2014年09月12日14:04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鼓舞軍心士氣 匯聚磅礡力量

今年五四青年節,習近平主席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准。”

評價任何事物,都需要一個標准和尺度。作為軍人,其價值必須用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准來衡量。對於軍體人而言,他們的戰斗力就是要在賽場能摘金奪銀、場外能服務官兵、對外能傳遞友誼,這是他們價值的最大體現。

毫無疑問,本職崗位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佳平台,也是實現強軍目標的“主陣地”。今年以來,廣大軍隊體育工作者把自身價值追求融入實現強軍夢的偉大事業,聚焦強軍目標,立足本職崗位,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以實際行動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為鼓舞軍心士氣、匯聚磅礡力量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拼搏奉獻中決勝軍體之巔

賽場如戰場,戰場無亞軍。國際軍體理事會簡章中這樣寫道:“你們代表著各國武裝力量,要為捍衛自己的軍旗而戰。”

代表我國參加國際軍體比賽的窗口單位——八一軍體大隊,征戰國際軍體賽場30多年,不負黨和人民重托,以堅定不移的忠誠和無與倫比的技藝,勇奪192個世界冠軍、71人次打破世界紀錄,特別是實現軍事五項世錦賽男團“十八連冠”和女團“十三連冠”,鑄就了世界軍體史上的不朽傳奇。

十八大以來,八一軍體大隊用“奪金牌、爭第一”詮釋能打仗、打勝仗核心要求,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譜寫了一曲曲壯美的軍體贊歌。

決勝世界軍體賽場,對於渴望勝利、體育報國的軍體人來說,是一種重托,一種召喚,更是一種使命和責任。身著軍裝面向冉冉升起的國旗敬禮,是每一個軍體人最幸福的高光時刻。

張坤,軍事五項隊隊長兼總教練。20多年前,年輕的他在成都軍區大比武中嶄露頭角、立功受獎,軍區也准備保送他上軍校。正當他沉浸在興奮之中時,軍事五項隊龐紅雲教練到他所在部隊選招運動員,對他說:“我們特別需要像你這樣的優秀人才,到了軍事五項隊,隻要你好好練,將來可以代表國家和軍隊參加世界比賽。”

聽了這話,張坤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軍事五項隊,在他的心目中,能為國家和軍隊爭光,就是最光榮的事情。這份堅守,20多年如一日。一年365天,張坤300多天帶隊訓練或比賽。對於父母,他沒有盡到做兒子的責任﹔對於妻子,他沒有盡到做丈夫的責任。但對於國家和軍隊,他盡到了一名軍人應盡的責任,用自己的擔當和付出詮釋了對國家和軍隊的忠誠!2012年和2013年,張坤連續兩次作為領隊帶隊出國比賽,圓滿完成連冠任務。今年上半年,張坤在作報告時說:“我和我的戰友們將永遠聽黨指揮、忠誠使命,拼搏奮斗、頑強戰斗,讓五星紅旗在世界軍體賽場高高飄揚,永遠飄揚!”

這是張坤的強軍夢,也是無數軍體人共同的強軍夢。

8月15日,習主席賽前在南京青奧村看望參賽隊員時,聽說兩名代表中國參加拳擊比賽的隊員來自濟南軍區,曾表示“解放軍要發揚尚武精神”。參賽的教練員、運動員及工作人員備受鼓舞,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賽前訓練和比賽當中。濟南軍區拳擊隊在拳擊和武術散打兩個項目中,男女四名小將不負眾望勇奪3金1銀。

一代代軍體人,不計得失,接力奮斗,換來了我軍軍體事業在國際軍體領域,乃至奧林匹克賽事領域的長盛不衰,以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軍體之巔。

在為兵服務中提升打贏能力

“鑿井者,起於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

軍體人“姓軍為兵”的傳統,正從“三寸之坎”輻射到大江南北的座座軍營。

軍事體育訓練是軍事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官兵身心素質和作戰技能,培育意志品質、戰斗作風和團隊精神的重要途徑。新形勢下,推進實戰化訓練、打贏信息化戰爭,要求軍事體育工作牢固確立“姓軍為兵”“姓軍為戰”的發展方向,始終堅持戰斗力這個根本標准,為部隊能打仗、打勝仗服務。

八一軍體大隊牢固樹立“強軍先強體”觀念,在鞏固現有軍事體育優勢項目的同時,重點發展緊貼作戰技能訓練、具有鮮明軍事特色的運動項目,實現軍事體育訓練與作戰技能訓練的高度融合,為鞏固和提高部隊戰斗力發揮積極作用。

據不完全統計,八一軍體大隊共為全軍部隊培訓體能教官120多名,有58人次參加大型軍事演習,連續3年組織了總部體能達標考核,多次完成新式槍械的試射校正等任務。僅去年以來,累計為部隊進行軍事體育相關授課20多次﹔4名教練員指導部隊培訓軍事體育,所訓隊員在軍內外各類比武競賽中捷報頻傳﹔一些同志在停訓后選擇了軍體教員崗位,將訓練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院校學員,幫助學員們盡快實現從院校走向部隊的轉變。

這樣的為兵服務活動,是各支軍體隊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際行動——

沈陽軍區射擊隊緊貼使命任務要求,積極拓展職能,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積極為部隊服務,培養射擊訓練骨干。幾年來,抽調部分優秀教練員組成教學小組,每年都深入到軍區各部隊和武警部隊進行射擊骨干輔導培訓,先后派出教練200余人次,累計培訓射擊骨干上萬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今年4月初,北京軍區體工隊為第38集團軍某特戰旅的38名訓練尖子進行了摔跤技能培訓。圍繞緊貼實戰、精兵作戰、能打勝仗,把體能專項訓練、摔跤基本功和“一招制敵”本領作為主要訓練內容,精心挑選7名“冠軍”教練實施教學。

融入基層和服務基層實現同頻共振。南京軍區體育訓練中心所屬的羽毛球隊和男子籃球隊充分發揮自身專業特長,為基層官兵進行技能培訓2500余人次。在第12集團軍軍訓期間,3名世界冠軍深入基層,林丹與官兵分享自身在征戰世界大賽時的心路歷程,還與官兵同場競技,同時將親筆簽名的自傳《直到世界盡頭》贈與“王杰班”戰士,傳遞賽場正能量。

在對外交往中播種友誼之花

當今中國,正以寬闊的視野、博大的胸懷、開放的態度、高度的自覺,同世界融為一體,與各國攜手共創美好未來。

軍體隊伍肩負著讓世界了解中國、把友誼傳遍世界的使命責任。他們在世界賽場摘金奪銀的同時,積極開展軍體外交,不斷架起友誼之橋,通過實際行動向世界傳遞了中國軍人熱愛和平、珍視友誼的美好心願。

比賽時劍拔弩張、硝煙彌漫,但在賽場外,各軍代表團其樂融融。已經連續2年帶領女隊連冠的八一軍體大隊教練員李春梅回憶說:“隨著國家和軍隊實力的提升,現在我們出國比賽,受重視的程度一年比一年強。”

1997年瑞典世錦賽上,王戀英勇奪女子個人冠軍,被組委會評為唯一的“最佳運動員”,瑞典國王親自為這個美麗的東方女孩頒獎,並向中國致以崇高的敬意。

近年來,中國軍團已經成為國際軍體村的“明星”。很多國家的選手,一見到中國隊,一邊豎著拇指,一邊喊著“China!China……”一位巴西選手的母親,曾專門來到中國隊的營地,為中國的女隊員扎起美洲特色的小辮子。比賽期間,隊員們都會和外軍選手親切交流、互贈禮物、合影留念。

從走出國門參賽,到承辦比賽邀請各國軍隊代表團來華參賽,從向巴基斯坦、馬裡等國家派遣體育專家組,到德國、古巴等國家代表團或駐華官員來隊訪問,八一軍體大隊,已經成為我軍對外交流的一個窗口,履行著一支軍體雄師在世界舞台傳播友誼的責任和義務。

“場上是對手,場下是朋友。”大隊長鄔忠新說:“和各國軍體健兒比賽的過程,也是一個從陌生到熟悉的交流過程,和各國軍隊建立友誼、共同唱響建設和諧世界時代強音,才是比賽背后最重要的東西。”

崇高的價值追求,是一個國家、民族、軍隊的精神支柱。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動,正在全社會蓬勃展開。價值觀唯有付諸實踐才能發揮作用,唯有成為習慣才能牢固確立。對於軍體人來說,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要“敢到中流擊水”,爭當排頭兵、攻堅兵和義務兵,為實現強軍夢匯聚磅礡的正能量。

圖片攝影:秦蕾、王琦、崔魏、胡榮浩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楊麗娜)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